“葡萄酒行業的‘大東風’在哪里,達到一千億這個目標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來實現?我認為在未來幾年,可能只有兩個機會,第一是新穎的、具有一定數量、專業可控的終端,第二是大單品大品牌。”在2017年中國高端酒展覽會杭州論壇上,酒易酩莊董事長張言志發表了“大單品——破局千億時代”的主題演講。
如何在格局演變、座次重排的時代把握住千億商機,曾打造出奔富麥克斯系列大單品的張言志有著一手市場經驗和獨到的解讀,他在論壇現場的演講多次引起經銷商的掌聲與共鳴,酒業家記者獨家整理了張言志的現場演講內容,與讀者共享。
1000億對房地產企業是營業額,對葡萄酒行業是“小目標”
1995年,國產葡萄酒有了一個小高潮,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些品牌基本都是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進口葡萄酒是從2005、2006年開始發展的,每到一個高峰期,就會有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商業模式涌現進來,我認為無論進口還是國產,其實模式沒有真正的創新,葡萄酒行業沒有像我們預期的那么好,今天的說的一千億,更多是我們給自己定的一個目標。
那么1000億這個數字,對于廣義的商業來講,代表著什么呢,可能是一家企業的收入,全球最大的酒類公司的年營業收入大概是1400多億,全國金融房地產前十的企業營業額門檻大概在1000億,1000億對這些企業來講其實就是營業額的概念。
回歸到葡萄酒的領域,葡萄酒在全世界的發展有兩個半國家對這個行業非常重要,第一個是英國,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是這個國家的葡萄酒消費引領了法國、智利等國家的葡萄酒商業發展,在鼎盛時期,都是以波爾多酒的名義跨國海峽賣到英國去的,所以英國市場的葡萄酒教育、葡萄酒媒體都很厲害,第二個市場是美國,美國在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葡萄酒消費和本土生產就進入了快車道,現在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葡萄酒消費國,半個國家指的是日本,日本八九十年代經歷過高峰期,但是人口少、國土面積太小,加上后來的幾次亞洲金融危機,整體的消費慢慢被打壓下去了。
中國市場人口基數特別大,消費體量大,針對這么大的人口基數和消費體量,我認為葡萄酒行業過千億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