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給大家講了品酒的時候,都會體會到酸甜苦辣咸等味道,這些味道是什么化學成分帶來的。那么這周就講講這些味道如何去調整,使得諸味協調。
1、造成白酒中酸味過量的原因主要有:
①釀造過程中,衛生條件差,產酸雜菌大量入侵使培菌糖化發酵生成大量酸物質。
②配糟中蛋白質過剩;配糟比例太小;淀粉碎裂率低原料糊化不好;熟糧水分重;出箱溫度高;箱老或太嫩;發酵升溫太高(38℃以上)后期生酸多;發酵期太長,都將引起酒中酸味過量。
③酒曲質量太差;用曲量太大,酵母菌數量大,都使糖化發酵不正常,造成酒中酸味突出。
④蒸餾時,不按操作規程摘酒,使尾水過多的流入,使高沸點含酸物質對酒質造成影響。
2、造成酒中有甜味的主要來源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生產中用曲量太少;酵母菌數少,不能有效地將糖質轉化為乙醇,發酵終結糖質過剩而餾入酒中。
②培菌出箱太老;促進糖化的因素增多;發酵速度不平衡,剩余糖質也餾入酒中。
3、苦味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原輔材料發霉變質;單寧、龍葵堿、脂肪酸和含油質較高的原料產生而來的,因此,要求清蒸原輔材料。
②用曲量太大;酵母數量大;配糟蛋白質含量高,在發酵中酪氨酸經酵母菌生化反應產生干酪醇,它不僅苦,而且味長。
③生產操作管理不善,配糟被雜菌污染,使酒中苦味成分增加。如果在發酵糟中存在大量青霉菌;發酵期間封桶泥不適當;致使桶內透入大量空氣、漏進污水;發酵桶內酒糟缺水升溫猛,使細菌大量繁殖,這些都將使酒產生苦味和異味。
④蒸餾中,大火大汽,把某些邪雜味餾入酒中引起酒有苦味。這是因為大多數苦味物質都是高沸點物質,由于大火大汽,溫高壓力大,都會將一般壓力蒸不出來的苦味物質流入酒中,同時也會引起雜醇油含量增加。
⑤加漿勾調用水含堿土金屬鹽類、硫酸鹽類的含量較重,未經處理或者處理不當,也直接給酒帶來苦味。
4、辣味產生原因主要有:
①輔料(如谷殼)用量太大,并且未經清蒸就用于生產,使釀造中將其中的多縮戊糖受熱后生成大量的糠醛,使酒產生糠皮味、燥辣味。
②發酵溫度太高;操作條件清潔衛生不好,引起糖化不良、配糟感染雜菌,特別是乳酸菌的作用產生甘油醛和丙烯醛而引起的異常發酵,使白酒辣味增加。
③發酵速度不平衡,前火猛,吹口來得快而猛,酵母過早衰老而死亡引起發酵不正常,造成酵母酒精發酵不徹底,便產生了較多的乙醛,也使酒的辣味增加。
④蒸餾時,火(汽)太小溫度太低,低沸點物質揮發后,反之辣味增大。
⑤未經老熟和勾調的酒辣味大。
5、酒中澀味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渠道:
①單寧、木質素含量較高的原料、設備設施,未經處理(泡淘)和不清蒸不清潔,直接進入酒中或經生化反應生成餾入酒中。
②用曲量太大;酵母菌數多;衛生條件不好雜菌感染嚴重,配糟比例太大。
③發酵期太長又管理不善;發酵在有氧(充足的)條件下進行,雜菌分解能力加強。
④蒸餾中,大火大汽流酒,并且酒溫高。
⑤成品酒與鈣類物質接觸,而且時間長(如石灰);用血料涂刷的容器貯酒,使酒在貯存期間把澀味物質溶蝕于酒中。
6、糠雜味
①料沒精選,不合乎生產要求。
②輔料沒有經過清蒸。
③常常糠味夾帶土味和霉味。
7、腥味
產生原因主要有:
①盛酒容器用血料涂簍或封口,貯存時間長,使血腥味溶蝕到酒中。
②用未經處理的水加漿勾調白酒,直接把外界腥臭味帶入酒中。
8、酒中存在焦糊味的主要原因有:
①釀造中,直接燒干底鍋水,燒灼焦糊味直接串入酒糟,再隨蒸汽進入酒中。
②地甑、甑篦、底鍋沒有洗凈,經高溫將殘留廢物燒烤、蒸焦產生的糊味。
白酒中風味物質成分十分豐富,通過控制工藝或者勾兌等其他手段,使得各種化學成分達到最佳組合,完全可以做到諸味協調,呈現出白酒特有的風味。
鄒江鵬,1981年生,法國南特大學理學博士,中國四川大學工學博士,《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主要制定者之一,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品酒師,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兼職教授,青年白酒專家學者,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