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90年代起,美國葡萄酒在國際上影響力不斷攀升,加州作為美國美酒的主產區,甚至獲得了“新世界中的波爾多”的美譽。
“如果你住在舊金山,那你就可以喝到全加州的葡萄酒。”一本旅游指南上如是說。
對于葡萄酒愛好者來說,納帕谷(Napa Valley)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每年11月,納帕谷都會迎來無數好萊塢名流和葡萄酒愛好者,他們中的一部分來參加納帕谷電影節,而更多則是享受這里的葡萄酒和美食。事實上,作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美國早已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生產國,僅次于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品質上,也和這些舊世界葡萄酒不相上下。上世紀70年代,在巴黎舉行的納帕谷葡萄酒與法國頂級名莊葡萄酒“對壘賽”上,清一色法國評委盲品完所有葡萄酒后,將勝利的桂冠給到了來自納帕谷的紅、白葡萄酒。彼時,納帕谷還少人知曉,可謂“一鳴驚人”。自上世紀90年代起,美國葡萄酒在國際上影響力不斷攀升,加州作為美國美酒的主產區,甚至獲得了“新世界中的波爾多”的美譽。為此,《東方企業家》雜志特別專訪上海領云貿易有限公司副總裁謝孟儒(Steve Hseih)先生,請他為讀者講述葡萄酒的“美國往事”。
風土出眾,家族傳承
風土(terroir),無疑是被葡萄酒愛好者們談論最多的詞語之一。加州1300公里的蜿蜒海岸線通過霧氣和微風為附近的葡萄園提供了天然的“空調”,充足的日光照射確保了持久的葡萄生長季節,豐富多樣的土壤,帶來了無與倫比的風味變化。在采訪中,謝孟儒以米拉蒙村葡萄園向記者舉例,一種來自伊朗的葡萄,在原產地生長并不理想,可到了這里,居然長勢喜人,釀造的葡萄酒口感極佳。“或許正是應了那句古話: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米拉蒙村葡萄園和酒廠位于加州洛迪產區,坐落在內華達山腳下。“莊園種植的赤霞珠葡萄在地中海氣候中茁壯的成長,他們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夜間吹著涼爽的太平洋(601099,股吧)海風,然后在星光下采收,以確保葡萄甜美味道的高峰期。”談及酒莊,謝孟儒不無感性地介紹道。
追溯米拉蒙村葡萄園的歷史,在19世紀40年代,馬蒂亞斯•佩闡先生(Matias Pechan)移民到美國,開始從事農業。從那時起,佩闡家族的每一代便延續這一傳統,經過數代努力終于實現愿望,1997年,他們在加利福尼亞州 Linden區購買了40公頃的草地,開設了葡萄園和釀酒廠,因此可以說,米拉蒙村葡萄園積聚了佩闡家族五代人的夢想和靈感。而這,也是加州數不勝數的葡萄園酒莊的一個小小縮影。
風土的偉大還需赤霞珠來證明,首先第一步便是土壤的開拓。葡萄園在1997年8月早期的挖掘中,佩闡家族在塵土飛揚中挖掘到了黏土層,接著突然出現了沙子, 穿過黏土和濕潤沙子層后又開挖到土礫質堅的硬土層,發現了殘存的古河道, 還排列著數百萬年侵蝕拋光的圓形巖石。這意味著砂礫硬土層是作為保持土壤水分上下的分界限,是一塊種植葡萄的特別土地。但問題也出現了——黏土防滲層是如此深厚, 水分無法排出。于是佩闡家族決定打破傳統,擷取窄的溝槽, 留下完整的砂礫層。在開挖土地和土壤混合上,家族就花去了整整一年時間。最終取得的效果也令人振奮,他們不無自豪地說,自家的葡萄酒具有天然特色風味, 香氣優雅,“精致的濃度如天堂般的簡單美好!”
道法自然,品出務實美國精神
被尊稱為“勃艮第之神”的亨利•賈葉(Henri Jayer)在接受英國著名酒評家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采訪時曾說:“我想我們處在干預自然的時代,所有人釀酒的時候都想加點什么進去。這其實沒有必要。”這種“道法自然”的理念,和佩闡家族的釀造哲學不謀而合。在葡萄的選擇和種植問題上,他們選擇了相近于得克薩斯州茁壯成長的野生葡萄耐寒砧木, 將這種砧木和葡萄苗圃嫁接在一起,讓它們生長一年, 然后我們切除砧木的頂部, 再嫁接到葡萄藤上,然后任其自然生長。“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方法,我們相信它能產生更強的植物,”謝孟儒在采訪中,如是介紹,“我們尊崇自然。”每一年,接近采收期時, 佩闡家族便會從葡萄園眾多的葡萄樣品中, 仔細測量糖度以便確定時間準備采收。太陽下山后,采收便開始了,清冷的月光下葡萄繼續保持冰涼,也就保持了最佳風味,并且“只采取最好的最美味的部分, 其余不要。”在釀造時,更是嚴格不添加任何幫助風味的“小道具”,嚴謹務實,一如美國本國之精神。
美國葡萄酒在中國
據統計,每年,中國人喝掉的葡萄酒超過12億瓶。可以說,中國葡萄酒市場正在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在采訪中,謝孟儒先生也表達了對于中國葡萄酒市場發展之迅猛的感嘆,“2006年時,市場還比較混沌;但現在,已經在漸漸完善起來,對葡萄酒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談及中國消費者對美國葡萄酒的接受度,謝孟儒坦言“接受度越來越高”,美國葡萄酒風味不輸舊世界老牌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并且在價格上更少“故弄玄虛”。與此同時,據他對中國葡萄酒市場多年的觀察,“市場正在趨于理性,懂葡萄酒、把葡萄酒當做自己生活方式的人也在慢慢變多。”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沒有用葡萄酒來搭配飲食傳統的國家而言,“創造”一種飲酒文化——比如提倡中餐搭配葡萄酒,作為一種推廣手段,謝孟儒也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親自撰文《華人品紅酒,中餐添風味》,其中詳細介紹了自己所見的中餐配紅酒的種種。如若吃魚,法國酒可選較淡的Burgundy、加州酒挑Pinot Noir;清蒸帝王蟹則可配白酒Riesling;四川菜系,則可配口感清甜,紐約上州Finger Lakes產的白酒Wiemer Gewurztraminer等等。他甚至笑言,“這是一種極好的中西文化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