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雞尾酒、紅酒等時尚酒類的圍追堵截中,白酒與當下追求時尚與個性的年輕人之間的距離仿佛越來越遠。但實際上,在中國酒壇叱咤了千年風云的白酒又怎會輕易落敗呢?而且,對于中國人來說,白酒可以包羅萬千。
當我們喝雞尾酒時,喝的是一種時尚與活力;當我們喝紅酒時,喝的是一種健康與氛圍;當我們喝啤酒時,喝的是一種熱情與歡暢。
那么,當我們喝白酒時,我們喝的是什么?
如同上文所說,白酒其實包羅萬千。所以,喝白酒時,也是在喝時尚、活力、健康、氛圍、熱情、歡暢,但更重要的是——友情。
或許,有人會質疑,白酒具有社交屬性,紅酒同樣也具有社交屬性,憑什么說喝白酒喝的是友情呢?君不見在各類商務場合中,舉著紅酒杯觥籌交錯者比比皆是嗎?
當然不一樣。商務場合中,注重的是交情而非友情,商務人士在用紅酒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同時,也限定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說,關系可以拉近但卻難以交心。所以,紅酒或是在聚會中與人保持距離的共飲,或是在獨處時與世界保持距離的淺酌。
而白酒,卻是能夠將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距離消弭殆盡的“魔水”。
在白酒交際的場合里,人與人從陌生到熟悉,只需要一杯酒的時間。英國詩人約翰·蓋伊曾經說過“酒杯里竟能蹦出友誼來”,說的正是這樣的情況。如果與陌生人在一起喝酒時,能夠感受到愉悅,那彼此就很容易成為朋友。而由此結成的友誼,往往能夠延續一生,因為,白酒是最能夠體現熱情的東西。
于是,白酒成為聯絡與維持友情的重要載體,“出來喝兩杯”成為朋友之間的默契所在。
從古至今,白酒都在友情中發揮著巨大的能量,只是古人都酒詩百篇“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今人則更傾向于“一切都在酒里”。古人蘊藏在詩中的濃情厚意,被今人濃縮成了四個字:不醉不歸。
近來特別流行一句話,叫做“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卻應該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酒與朋友”。因此,馮唐最喜的是“在一個有雨有肉的夜晚,和你沒頭沒尾的分一瓶酒。”
而每逢畢業,同學分別寄語同學錄,使用頻率最多的話就是,希望我們的友誼像酒一樣醇厚。或許,大家都還未曾識得“酒滋味”,但都已領悟到了友情與酒兩者的相似。所謂“花開一時,酒香一生”,友情確實如酒,歷久而彌香。
所以,當我們在喝白酒的時候,我們其實“喝”的是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