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條件其實沒有太大的神祕之處,就好比說,家里前后院的花園對植物來說,就算在同一個區域生長只要位置土壤又或是日曬時間不同生長條件就會不一樣,也就是指所有自然生長環境,統稱為“風土條件”
風土條件
風土條件這個字它是個邏輯概念,然而卻非常難以解釋。風土是高級葡萄酒世界背后的重要組織原則,總而言之,風土就是影響種植特定地區水果味道及所有地形與葡萄圍條件的各種因素。像是土壤種類與日照,局部地區氣候與微生物,這些全都在葡萄上留下風味的印記,可以在葡萄酒中感覺得出來。
舉例來說,一塊土地的排水性、是否會反射陽光或吸熱、海拔高度、山坡的傾斜度、向陽角度,以及是否靠近可降溫或提供防護的森林,或附近是否有可調節溫度的湖泊、河流或海洋。假如山坡底下有霜害危險,那么風土條件就會和山坡上的不同,兩個地方的土壤或許一樣,但是冷空氣會往山坡下降,所以山坡上就沒有霜害的疑慮。
地區風味、地點感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即便所有條件都完全相同葡萄品種與種植季節、種植方式與醸造方式,不同葡萄園產出的葡萄酒風味卻會有明顯不同,反之從同一個葡萄園醸出來的酒,即使是以兩種完全不同的葡萄品種制成, 彼此之間也會有某種“家族相似度”。科學界還無法確切解釋這種情形如何發生,但我們就是能夠嘗出不同之處,這就是屬于產區的風味。有的品酒家光憑聞與品嘗,就可以根據獨特的“地區風味”,來辨認名牌酒。
地區風味與土壤、太陽、雨水有關,當然還跟地質學、地理學、氣候學、葡萄品種與栽植技術等交叉互動,從酒農對于葡萄品種的選擇、栽種技術,對于節氣時令規律、自然氣候變動,又甚至于自然災害的回應,到釀酒與陳年過程的所有決策,若有長期傳統與共同依循的脈絡, 則能呈現出產區共通特色。
結合適當的葡萄品種以及小心謹慎的栽種方式來加強其獨特的品質,這些葡萄園就能生產出與眾不同的特級葡萄。有些地方逐漸展現出釀造高復雜度葡萄酒的潛力。高級風土條件所生產的葡萄酒最能獲得知名度,最具代表性非五大酒莊莫屬,它們以生產風格獨特的葡萄酒聞名,同時也能清晰忠實地反映產區的特色,品嘗的時候也會讓我們回憶、聯想或想像產區的某些特性,所以也被視為“地點感”。
橡木桶爭議
長期在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橡木桶也被卷入爭議之中,而力挺使用橡木桶的人認為,適當的運用橡木桶能強化風土特色的發揮,但是反對的人卻是把橡木桶的味道歸類于添加物的種類,反對的人認為真正的好酒應該反璞歸真,完全不需要有其他風味添加,而鼓勵以混凝土槽或不銹鋼槽發酵,甚至陳年,也有人使用舊橡木桶以降低橡木風昧的過度影響,以免遮掩了珍貴的風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