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藍色經典面市算起,到今年已經整整12年。對于沿用天干地支的中國人,12這個數字有著特別的含義,它代表了生肖更替的一個輪回,既是一種蛻變,更是一種成長的紀念。
而對于白酒行業來說,這12年又有別樣的意義。
上世紀90年代末,兩個標志性事件讓白酒在90年代的大繁榮落下了帷幕,一是央視標王秦池在1997年因勾兌新聞導致企業一蹶不振,二是1998年2月的山西朔州毒酒事件。此后,白酒業由鼎盛轉入衰落,由盲目發展轉入壓縮調整。從1998年到2002年,白酒行業處于艱難的調整期,很多企業從巔峰跌到低谷,內部埋頭消化業績巨滑的苦果,但創新的因子正在迸發。
到了2003年,白酒行業正步入快車道,產量在調整期持續下滑后首次實現了增長,增幅為2.03%,更重要的是很多創新因子在萌發。在這特別的十二年里,也有很多大單品帶給行業驚喜和振奮。很多操作模式自此顛覆了以往,開始引領一種新的營銷思路。
下面酒說就給大家把2003年~2014年的十二年大事件、大單品捋一遍,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發現行業發展路徑,更可以總結出創新的規律。
圖1:12年大事件、大單品
這十二年其實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各位粉絲看看下面這個圖,過去12年其實分為三個階段。
這下酒粉可能就很清晰了,壓力之下必有創新、調整之后必有萌芽。經過2013年、2014年兩年的調整,白酒行業從降價,到發力大眾酒,再到電商,創新之芽正奮力從地縫里向上鉆出。在酒業,我們正步入新的創新大爆發時期。
十二年,又一輪回,酒說近日獲獨家報料,12月12日,酒業將有大事發生!這有可能成為2014——這頗不平靜的一年中的標志性事件。會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