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新常態:整合創變,板塊興衰
A、產業高度整合時代將來臨。
在討論白酒新常態的諸多方面時,往往與許多朋友聊到最后,會落腳到一個點上,白酒產業的“觸底反彈”的時間節點究竟在什么地方?
聲音有許多,意見有很多,結論也存在著諸多的不同和差異,結合來看,呂咸遜的觀點獨具一格,他認為白酒企業見底有幾個標志:(1)白酒行業從高到底整體經歷了一輪營業收入和利潤下滑。(2)先是基酒廠,再是一批5億元以下的中小酒廠萎縮并逐步退出(預計2015年開始出現。(3)主流廠家核心大單品市場價格體系重構并穩定一個旺季以上,實現新的量價平衡、常態動銷。(4)酒業利好消費出現并刺激出現反彈拐點(如餐飲指數)。企業見底必須找到量價的平衡點。
這幾點的判斷與業界其他專家相一致的是,其直接指向了一個方向:白酒產業的高度整合時代來臨。在當前來看,價格的持續下跌與庫存有著直接的影響,而庫存層面的高存量,從本質上而言并非三公的受阻,而是產業的整體產能高于市場的實際消費量,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的白酒產量為380萬噸,再加上前幾年滯留下來的,總量雖然無法有一個準確的統計,但各個區域市場的許多大商都表示,這一數字非常可怕。酒駕的出臺直接影響到額民間的硬性消費,產出與消費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因此,在許多業內專家看來,在白酒新常態之下,首輪將被調整的企業將是再上一個階段中偏安一隅,小富即安的地方性小眾品牌,品牌拉里不夠,資金支撐能力不足,渠道的深耕化程度不深,都是被淘汰的因素。
在談到這一部分的時候,呂咸遜在秋交會酒業家年會上表示:“從整個行業來看,今年下半年白酒企業開始見底,五糧液已經見底了。這個邏輯是怎么來的?行業好的時候大家都說我們的營銷能力強,水平高,會賣酒,從來沒有想過感謝茅臺。但是行業不好的時候,大家會說老大你挺住呀,挺不住我們怎么活。這樣的時代應該是要結束了,未來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反彈呢?中國白酒行業不需要這么多廠家,也不需要這么大產量,5個億以下的小酒廠會出局。”
而在此其中,呂咸遜判斷,這一輪“大單品+根據地”將決定酒企明天。他認為:整個行業的窗口正在打開。小企業的被淘汰將促使大企業加快并購步伐,洋河和五糧液都會成為并購過程中的受益者,產業的高度整合時代將來臨。
他說:“未來平臺化很可能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一方面主流企業通過高端做好中低端,打造造酒營銷的平臺。而高端白酒陣營會重新被定義,未來中國高端的白酒可能是三百塊錢的,過了就是高端白酒了,二元結構就會形成穩定結構。”
對于未來品牌格局的判斷,呂咸遜表示:“ 一類是茅臺等奢侈酒品牌。另一類是實現差異化轉型的小酒廠,中國白酒歷史上不是濃香能打天下的。第三類,移動互聯網可能對白酒行業的影響也會特別大,或許會出現不錯的互聯網產品。”
同時他表示:“今年誰先承壓,誰先見底;由高到低逐層下壓。很多工作會被優勢酒廠抓到,未來會集中到一些龍頭企業里面。分層見底,整個行業不可能同時反彈,一定是分層次的。”
“誰先承壓”?的確,所有一切的變化,都將從茅臺開始。
B、茅臺怎樣了?
鑒于茅臺的特殊產業地位,我們先從他開始說起:其一,茅臺的特殊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影響和改變整體行業的發展趨勢,這一點在本次重慶秋交會上,幾乎所有的企業家,經銷商都在討論和顧慮著同一個問題,茅臺會不會降價?如果茅臺降了價,我們怎么辦?雖然,事后茅臺官方專門召開會議,公開宣布了其相關政策,但其聚焦點仍舊存在;其二,影響茅臺價格的問題,相對而言比較復雜,一方面作為上市企業,茅臺要對股東負責,另一方面作為國營企業,茅臺要受國資委的制約,此外,作為行業雙子座,五糧液是否降價,降到什么程度,也會直接或間接的對茅臺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我們認為,在當下,對茅臺的數據的解讀,有著一定的代表性意義。
2014年茅臺半年報顯示,茅臺上半年營收143.22億元,同比增加1.37%,凈利72.3億元,同比降低-0.25%;2014Q2營收67.4億,凈利32.7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31%、14.84%。2013年上半年茅臺營收141.28億元,同比增加6.51%,凈利72.48億元,同比凈增3.61%;2013Q2營收69.62億元,凈利36.5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95%和9.24%。
本刊2014年9月總第34期中,品牌策劃專家李秀民曾分析到:”茅臺已經連續兩年Q2營收、凈利雙雙負增長,雖然茅臺自2013Q2開始把原本提前釋放的三季度貨款回歸三季度,從而影響了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的增長,但在茅臺價格不斷走低的情況下,連續兩年同一季度的雙指標負增長畢竟不能算正常現象。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茅臺從2013年單季雙指標負增長、半年小個位數雙增長,到2014年單季雙指標負增長、半年凈利負增長、營收微增長的數據告訴我們,茅臺尚未見底,預計2015年茅臺半年報雙指標負增長,Q2雙指標下降10%以上的話,最遲到年底,茅臺將會倒掛甚至被迫調低出廠價。兩年來,茅臺增長的唯一措施可能就是放量。當茅臺從6000萬的門檻降到2014年800萬的門檻,2015年還能如何放量?要命的是五糧液降價(尤其是可能的二次降價)對茅臺的量價平衡將會形成沖擊。“
關于市場層面普遍關心的茅臺市場價格,以及下一步的規劃,茅臺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王崇林在重慶給出了明確的答復:“2015年茅臺計劃不會提前執行,系列酒在進行改革,正在做準備,這是降低生產和運營成本,也讓系列酒的市場管理更靈活。不要再用賣茅臺酒的思路賣系列酒。茅臺不會降出廠價,我們要做的是對產品的重新定位。但茅臺有一點不變:茅臺是賣給中國的頂尖人士喝的,茅臺要走的是高端路線,只是要把以前的政務、公務消費轉變為大眾消費,但是這是大眾里面的高端消費,所以茅臺不會降價。”
對于市場價格,有人判斷茅臺還會繼續跌,甚至有極端的言論,認為茅臺應該跌倒伍佰元左右,首先筆者認為這樣的觀點是對茅臺不負責任的,也是對整個行業不負責任的,如果真的茅臺市場價格在五百元左右,那無疑是給當前近一千家左右的小型白酒企業發出了實質意義上的“死亡邀請函”。與此同時,最近消息稱,茅臺與中石油聯姻,新成立的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簡稱“賴茅酒業”)由茅臺股份控股,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簡稱“易捷銷售”)是第二大股東。共同打造賴茅,目標直指中低端價格帶的產品。無疑對于當前處在危險邊緣的中小酒企是雪上加霜。此外,對于消費者的多元化消費需求,也是不負責任的 ,要知道,白酒產業中,唯一一家有資格可以躋身“世界級奢侈品”行列的品牌就是茅臺,作為國酒,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品牌意義,都非同凡響,低價與其本應具備的高品牌力,是不相符的,也是消費者所不愿意接受的。試想,如果路易威登的包,阿瑪尼的西裝,阿斯頓馬丁的跑車,都淪為地攤價,這是他們各自品牌的消費受眾所愿意看到的么?
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價位,去承擔相對合適的市場消費責任,才是茅臺當前應該做的。價格或許還會有些許的波動,但市場層面對于茅臺核心產品的消費剛需在,茅臺的價格就不會變化過快,下降太多。
而對于結論,當前業界的普遍看法是:茅臺的價格探底已經基本完成,量價逐步達到平衡之后,應該會相對穩定。
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