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葡萄酒,它的源頭并不是來自中國。最早,在中國,也并未受到普遍愛戴,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高速增長下,中國葡萄酒消費群體已越來越大。
據悉,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耗國。據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機構預測,2014-2018年,中國葡萄酒消耗量將進一步增長24.8%,是美國的兩倍。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未來5年內,中國將有3700萬人次達到法定飲酒年齡,這意味著將增加3700萬的潛在消費者。
不僅如此,根據《2014中國高端紅酒報告》統計顯示,目前中國紅酒消費市場銷售額約為500億人民幣。其中國產紅酒銷售額408.17億元,同比下降8.52%;進口紅酒總額為96.77億元,占中國紅酒市場20%左右。2014年中國的進口葡萄酒總量達到3.83億升,上升1.59%,出現“止跌回升”的跡象。而今年前兩個月,葡萄酒進口便達到7931.5萬升,同比增長23.7%,進口葡萄酒呈上升趨勢。
“中產階層消費”成為推動力
一瓶進口葡萄酒通過集裝箱飄洋過海來到中國,最短也要一個月左右時間,且售價要遠高于國產葡萄酒,在此情況下,進口葡萄酒為何還會如此受到青睞?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喝進口葡萄酒的主要消費群體有以下幾種:一是消費群高支高收,且具有經常性的國際商務交流經驗。由于經常接觸國際商務,因此這部分人群很懂葡萄酒。二是在國內工作生活的大量外籍人士。三是部分年輕白領以洋葡萄酒作為社交場合時尚和身份的象征。四是不是經常喝酒的女士,把葡萄酒當作美容產品。
對于進口葡萄酒呈上升趨勢,中商產業研究院食品行業分析師陳天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家庭年收入為6萬-50萬元的中產階層人群數量已經約占總人口的20%左右,極大地拉動了葡萄酒的消費。”中產階層消費“的形成將成為中國市場‘再增長’階段的主要動力。”
有媒體報道稱,隨著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轉變,“土豪型”消費已經被理性消費逐漸代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葡萄酒的性價比,這些消費者為年齡集中在30-45歲之間的中產階級。
“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在生活、消費觀念上趨同大眾富裕階層,總量可能達到5000萬人以上。這構成了未來5-10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的主流消費市場。”陳天宇表示。
日照天威進出口有限公司、法國維克多酒莊董事長莊惠森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莊惠森表示,由于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可,國內進口葡萄酒數量正在急劇增多。在中國,葡萄酒市場競爭激烈,進口葡萄酒的價格也越來越透明。
據記者了解,國內78%的消費者選擇購買200元以下價位的紅酒,正是由于消費者的需求偏好促使各大知名酒莊調整價格策略,紛紛降價搶占國內市場,從而也拉低了葡萄酒的進口價格水平。這樣導致進口葡萄酒性價比極高。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國民人均收入逐漸增長還是根本因素,正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民眾的思想觀念也會隨之改變。莊惠森向記者介紹,目前葡萄酒的受眾群體由當初的中高端漸漸地變成普通大眾。而普通民眾的認可主要還是價格方面的原因。
“進口紅酒進入中國市場有15個年頭左右,中國進口紅酒消費群體慢慢趨多,隨著關稅的逐步下調,進口商也與日俱增,進口紅酒價格也日趨合理化,進口紅酒也不再是高檔消費品,逐漸地平民化。”莊惠森對記者說。
對于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人來說,他們渴望的是溫飽,只要填飽肚子這就是很大的幸福?墒,到了21世紀,人們不只是吃飽的問題,而且還要吃好,健康,追求一些除了物質以外的其他層次的東西。
陳天宇對記者說,按國際上的經驗,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是消費升級的觸動點,目前中國人均GDP超6000美元。消費升級推動了享受型消費規模擴大和釀酒業產品的結構調整。品牌消費將成為未來葡萄酒業消費的長期趨勢。
莊惠森表示,目前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也是紅酒受眾面提高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上了一定年紀的老年人,健康意識逐步提升,啤酒漲肚,白酒傷身,多喝無益。作為世界公認的六大飲品之一的葡萄酒來說,既沒有高含量的酒精,也沒有過多的碳酸氣體,適量飲用既能給身體帶來益處,又能作為一種交流感情的媒介。所以說進口紅酒將逐步被人們所熟知和接受。
“中國因素”凸顯,“法國規則”逐漸深入人心
近幾年,“中國因素”在整個紅酒領域中日益顯示出重要性。在法國,葡萄酒是重要的期貨,期酒交易非常普遍。每年3月- 6月法國紅酒交易季時,到處都是中國人的身影,來自中國的買家正在成為紅酒市場的重要力量。
法國紅酒交易季節“中國潮”現象凸顯,主要是國產葡萄酒同國外的葡萄酒相比在品質上確實還存在一定差距,這是進口葡萄酒在國內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有媒體稱,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法國規則”深入人心,從進口商到經銷商再到消費者,都在膜拜法國名莊酒和少數國際品牌,都在學看酒標。
陳天宇介紹,“法國規則”具體指的是法國法律將法國葡萄酒分為4級:法國葡萄酒分為4個級別,日常餐酒(VDT)地區餐酒(VDP),優良地區酒(VDQS),法定產區酒(AOC)。
“而法國葡萄酒質量評定等級的依據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葡萄生產地、釀酒使用葡萄的品種、酒精濃度、單位產量、葡萄汁糖份、葡萄的種植方法、酒的發酵方法、酒的儲藏規定、裝瓶時間的規定、釀酒使用葡萄收獲年份的規定。”陳天宇進一步表明。
記者了解到,AOC等級,是法國葡萄酒的最高級別,AOC產量大約占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35%。AOC在法文意思為“原產地控制命名”,法定葡萄園范圍、釀酒葡萄品種、最低的酒精度、每公頃最高產量、葡萄栽培方式(株行距、架式)、釀造工藝、修剪方法和管理措施、陳釀工藝、陳釀貯藏條件。另外,所有AOC級別的葡萄酒都必須經過分析及正式的品嘗。
莊惠森則從親身經歷,分析了“法國規則”深入人心的原因。他表示,老百姓(68.45, -4.74, -6.48%)認可的這個法國規則主要是由于質量過硬。
“我們去法國參加世界紅酒展會,到達酒莊的葡萄園產區,你會發現他們的葡萄園都是成規模的。酒農們的釀造工藝都是從老一輩的手中傳承下來的。他們對于所釀造的葡萄酒純粹是出于熱愛。他們不會勾兌摻假,前提是你所購買的葡萄酒是從酒莊直接購買,而不是從酒商手中購買。”莊惠森向記者講述。
莊惠森表示,“法國規則”其實映射了很大一部分進口酒的檢驗標志,國家商檢局對于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是相當嚴格的,讓老百姓喝著放心。
國產葡萄酒業順勢而為 增強自身產品質量才是根本
陳天宇表示,中國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10年來,世界葡萄酒傳統消費國的消費量基本維持原有水平,唯獨中國市場異軍突起,葡萄酒銷量不斷攀升。
“未來3到5年中國葡萄酒必將會高速增長,甚至會出現暴發性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葡萄酒零售量將達到46.87億升,零售規模將達到3325億元左右。” 中國在全球來說是葡萄酒消耗大國。盡管中國對進口葡萄酒的消費僅限于特定人群,但只要進一步發掘,其中的市場潛力不可估量。“陳天宇認為。
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在中國,有越來越多人購買進口葡萄酒,但是與歐美國家的消費者相比,所占的比例還是少的。雖然中國的進口葡萄酒數量在逐年增加,但進口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卻不到1/3。隨著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斷加強,以后這個市場份額毫無疑問會越來越大。
據《2014中國高端紅酒報告》稱,中國高端紅酒市場經過10余年快速發展,紅酒消費已經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走進富裕階層生活,富裕階層對紅酒的鑒賞能力逐步提升,促使紅酒消費由品牌消費向品質消費過渡,由宴請消費到家庭消費過渡。與此同時,進口紅酒將進一步擠壓中國本土紅酒市場。
財富品質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中國境外進口紅酒市場份額將超過50%,并將在2030年左右,將中國本土紅酒品牌的市場份額壓縮到20%左右。
通過上述數據以及業內人士所分析的可以看出,進口葡萄酒猛增的情況下,無疑對國產葡萄酒的發展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莊惠森表示,受進口葡萄酒的沖擊,國產葡萄酒單純依靠自身產品已無法贏取更多市場,因此其發展進口葡萄酒業務能夠為公司創造利潤增長點、增強與進口葡萄酒的競爭實力,順勢而動,進口葡萄酒因其品質較高、具有身份象征等因素備受國內消費者喜歡,國產品牌發展進口葡萄酒業務可謂順應市場需求。
莊惠森還介紹,國內葡萄酒企業發展進口葡萄酒業務其實與國內乳企使用進口奶源頗為相似,都是順應消費者需求、增加企業對抗進口產品的競爭力。但是國產品牌發展進口葡萄酒業務切勿本末倒置,進口葡萄酒是其輔助業務,自身產品才是主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