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消費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中占有領先的地位,白酒作為快消品的一員自然有其大放光彩的舞臺。不過,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消費群體也正在發生變化:低端消費群、價值消費群、主流消費群、富裕消費群等多元化消費群體的出現,使得對產品的要求也呈多元化。而為迎合不同的消費群體,酒企們紛紛推出個性化定制產品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定制酒漸成酒企新寵
在茅臺董事長袁仁國看來,未來中國白酒市場個性化營銷的銷售收入可達100億元,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白酒龍頭企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在2014年推出了自己的定制酒公司。茅臺對定制酒的預期目標是:2014年茅臺酒個性化定制公司保底銷售目標為10億元,2015年目標30億元,2016年實現50億元。另外,五糧液雖然在2014年12月10日才公告成立宜賓五糧液創藝酒產業有限公司,但是,其定制酒業務早就在當年3月就已經實施,其與中鐵二局開發了“開路先鋒”酒之后,又與北大荒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開發“北大荒鴻福”酒。
2014年11月底,水井坊超高端新品“元明清”宣布上市,未來將主打定制或圈層營銷。另外,老白干酒、山西汾酒、西鳳酒等都紛紛成立定制酒事業部,也想在定制酒領域分得一杯羹。
私人定制成潮流
從2014年年初開始,白酒行業的“私人定制”成為一種潮流。從消費者的習慣來看,個性化需求在日益加強,開發私人定制類產品是順市而為。
據了解,最初,不少名酒企業希望通過定制酒走出高端白酒新的道路。但是后來,私人定制的理念逐漸被廣泛運用,洋河、汾酒等大型企業均開始在高、中、低三個價格帶上推出定制酒,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在“民酒”時代的推動下,私人定制成為人人都能辦到的事情。
此外,定制白酒的較高利潤率,也是眾廠家競相追捧的原因。據了解,私人定制類產品通常由廠家直接對接消費者,一方面省去了中間經銷商、終端銷售環節,使得利潤較高;另一方面,加入了個性定制元素的產品在售價上高于一般同品質產品。
雖然私人定制看起來充滿了利潤之美,但是,從目前各大企業的舉措來看,這條路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多需要不斷改進的地方。
白酒營銷專家王亮認為,定制酒對品牌有一定要求,需要有企業強大的品牌力作支撐,并非所有企業都適合做定制酒。更為重要的是,定制酒對銷售的要求較高,廠家需要強大的直銷隊伍與完善的售后服務支撐,特別考驗銷售團隊點對點的服務,以及后續品牌維護、消費者體驗及口碑傳播,沒有強大的資源支持與管理很難運作成功。
目前的定制酒幾乎都是在包裝上根據消費者喜好進行定制,或者在包裝上打上人名或者公司名或者logo,由此就稱為定制酒。河南寶豐酒業總經理王若飛認為,應該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細分,對功能、對包裝、對口感或者飲用方式均可以進行定制,這樣的定制才更有意義。
互聯網定制酒風生水起
不久前,國內最大酒類電商酒仙網對外宣布,其與瀘州老窖聯手打造的互聯網白酒“三人炫”上線84天,銷量就突破了100萬瓶,銷售額達到7000萬元,并趁熱打鐵推出了紅色裝賀歲版“金羊送瑞”,提前為年貨市場預熱。
瀘州老窖總裁張良對此結果表示“超出預期”。在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劉員看來,“三人炫”的大賣不僅僅是屬于瀘州老窖和酒仙網的成功,對全行業都有著重要啟發意義,它標志著具有大數據優勢的酒類電商能夠給產業鏈上游酒企更多產品開發上的支持,使產品更加貼合大眾消費者。
據悉,酒仙網還聯合白酒企業開發了包括厚工坊型男系列、汾酒集團封壇原漿、仰韶小陶、唐王宴等一系列互聯網定制產品。未來一個月左右時間內,酒仙網還將陸續推出與沱牌舍得、酒鬼酒、國臺等酒企合作生產的互聯網定制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