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啤酒行業可謂“多事之秋”。正因其動作不斷,即使到了年末,各界對于國內啤酒行業過去一年的盤點,以及2019年發展趨勢的展望,關注度依舊不減。
2018年,聽見啤酒的轉折訊號了嗎?
回顧2018年國產啤酒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啤酒行業的轉折訊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除了頭部企業的“大象起舞”,國內眾多精釀啤酒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青島、燕京、華潤等國內啤酒巨頭也陸續調整產品結構,開設新的生產線,打響“國產精釀之戰”。
2018年啤酒行業回顧
1.啤酒產量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18上半年全國啤酒產量呈現上升趨勢發展,7月份開始,全國啤酒產量開始下滑。在年末春節來臨之際,啤酒產量是否會有所回升呢?據最新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11月全國啤酒產量為189.1萬千升,同比增長1.9%。2018年1-11月全國啤酒產量為3663.5萬千升,同比下降0.3%。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啤酒消費量
啤酒作為舶來品,在國內面臨本土酒特別是白酒的競爭,與同為亞洲國家且生活習慣相似的日本、韓國相比,目前的人均消費量雖然略低但已比較可觀,未來上升空間有限,更不能跟德國這樣全民喝啤酒的特例相提并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3.啤酒進口
從啤酒進口情況來看:近年來,啤酒進口量穩定上升,預計2018年將會有新的突破。據最新數據統計,2018年1-11月中國啤酒進口量為774588千升,同比增長16.7%。值得提出的是,2018年前11個月的啤酒進口量已超2017全年啤酒進口量。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從進口金額方面來看,2013年-2017年中國啤酒進口金額與進口量同步增長;據統計,2018年1-11月中國啤酒進口金額為851.2百萬美元,同比增長22.9%。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4.啤酒出口
從啤酒出口來看:2013年-2017年中國啤酒出口量逐漸增長,增長幅度逐漸加大,共增長11154萬升;2017年中國啤酒出口量為36095萬升,同比增長23.8%,啤酒出口量到達近五年來最大值。據最新數據統計,2018年1-11月中國啤酒出口量為35014萬升,同比增長6.8%,那么2018年是否有新的突破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從出口金額方面來看,2013年-2017年中國啤酒出口金額逐漸增長,2017年中國啤酒出口金額為227.6百萬美元,同比增長18.1%。2018年1-11月中國啤酒出口金額為231.23百萬美元,同比增長12%。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019年啤酒行業展望
1.行業競爭格局有望持續向好
行業龍頭華潤將2018-2020年定位為品牌重塑關鍵的三年,2019年夯實2018年提價的基礎(18年提價提了13%);加大力度占領8-9元的價格帶,superX2020年努力實現100萬噸的銷售;收購喜力,喜力在12月份提價3.6%;
百威英博重點考核利潤,國內繼續關廠,針對聽裝產品(24*4元/瓶)今年提價提了2次,分別提價4元、5元/箱,累計提價幅度近8%。龍頭企業提價、布局中高端產品以及關廠行為,折射出公司做大做強中高端的訴求,啤酒板塊有望受益,競爭格局持續向好。
2.啤酒行業成本或有望下降
2017年開始啤酒上市公司的成本出現上升趨勢,并延續到2018H1。2018H1華潤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島啤酒的成本同比上升8.8%、6.8%、5.3%、4.4%、4.2%。青島啤酒2017年的成本上升1.7%,其中占比65%的直接材料增長5.2%,逐年加速。
從材料成本看:2017年啤酒材料成本上升,主要是紙箱、玻璃瓶等包材由于環保限產價格大幅上漲。然而,2018H2包材價格回落,包材價格下降反應到報表端會滯后于市場價格的變化。因此,預計2019年啤酒行業包裝材料成本有望下降。
此外,從需求端看,房地產是玻璃下游最主要的構成部分,玻璃的量與房屋新開工面積相關性高。2018年5月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規劃建筑面積累計同比增速見頂,至10月同比增幅回落至4.8%,預計明年玻璃需求端總體向下。從供給端看,隨環保限產政策放寬,2019年玻璃供給具備提升空間,玻璃價格或下滑。因此,啤酒玻璃包裝材料有望下降。
3.啤酒行業有望再減稅
2018年中美貿易戰喋喋不休,其中的一個就是關于關稅問題。2018年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減稅對于利潤率偏低的啤酒行業貢獻的利潤彈性十分顯著。通過測算,減稅可大幅增厚盈利能力較弱的啤酒企業的業績。以2017年財報數據為準,當增值稅下調1個pct時,燕京啤酒、華潤啤酒、珠江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的凈利潤將增長31.3%、11.4%、8.6%、7.9%、4.6%。預計2019年啤酒行業關稅有望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