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每年的冬去春來的三月,神州大地處處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對于酒業而言,三月是一窺行業走向的月份。3月上旬在北京召開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及相關政策法規被審議,對新一年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3月下旬,在成都舉辦全國糖酒會,酒業目光聚集于此,尋找新一年酒業發展走勢。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涉及民生、食品安全、國企改革、互聯網發展等一系列話題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其中,國家在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發力“互聯網+”,兩會代表委員集中提交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的議案提案,將對酒行業的發展產生指導作用。
改革釋放產業發展活力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描繪了改革新藍圖、吹響了改革新號角,使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全新境界,改革開放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2014年,各行各業掀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浪潮,這一年被譽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今年,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紛紛建言深化改革進程。
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結合五糧液實踐對國有企業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是四川省國有企業改革的頂層設計由四川省主導;二是要盡快由資產管理轉化為資本管理;三是國企改革不搞‘一刀切’,要一企一策略。”在唐橋看來,過去五糧液推進改革很難,現在恰逢行業的調整、國企改革浪潮,通過問題倒逼改革成為最佳時機。
全國人大代表、華澤集團董事長、華致酒行董事長吳向東在談及國企改革時,希望“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夠加大頂層設計,從全盤到細節,系統把握,改出新意、成效,為2015年白酒行業發展提供正能量。
除國有企業改革外,來自黑龍江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北大倉集團董事長隋熙明,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老村長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梅章記基于地方實際提出了議案。隋熙明帶來的是《關于黑龍江經濟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需請國家給予特殊財稅政策扶持的建議》,他希望國家能夠從實際出發,在財稅政策上能夠適當照顧黑龍江,使黑龍江能夠縮小與其他區域的差距。就促進黑龍江省糧食產業發展和促進白酒產業政策優化方面,梅章記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建議,取消白酒行業的從量稅,有助于減輕企業經營的負擔,降低稅負,拉動基層白酒消費,推動白酒產業調整,盡快走出低谷。
同時,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結合企業經營實際認為國家應繼續降低企業的各種負擔,以釋放企業和市場的活力。此外,他還帶來了《關于將審批制度改革落實到位的建議》,希望改革能夠更為徹底,分清“市場”和“行政”兩只手。
據了解,在行業深度調整的今天,酒企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呼聲日漸高漲,國家也希望通過混改增強企業經營的活力,提升企業競爭實力。去年,白酒上市公司衡水老白干和四川沱牌舍得酒業相繼推出了“混改”方案。2014年衡水老白干逆勢增長的成績也從一定程度上刺激著酒企混改的神經。
保衛“舌尖”上的安全
在關注“國企改革”的同時,食品安全、提升產品質量也成為與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先后五次談及到食品安全問題。
《華夏酒報》兩會特派記者注意到,吳向東自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提了涉及食品安全的議案。2013年,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的吳向東就建議“國家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工作”;2014年,吳向東建議“國家重視農村食品安全問題”;今年,吳向東帶來了“關于完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刑事處罰的議案”。“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關乎百姓的民生,是當下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社會問題。但是近年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違法事件頻頻發生,嚴重危害了公民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吳向東告訴《華夏酒報》兩會特派記者,暫行法律規定對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為懲處力度較低,此類違法行為猖獗。“因此,必須降低起刑點,建議法律規定:凡是生產、銷售假藥、劣藥、假冒偽劣食品者,即構成犯罪,公安機關有權對其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同時,加大財產刑的處罰力度,并引入市場禁入制度,一旦違法者構成犯罪,則終生禁止其進入食品藥品生產銷售領域。”
全國政協委員、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對產品假冒偽劣問題也頗為關注,特別指出電商領域缺乏嚴格的前置審核流程,給制假販假不法經營行為提供了生存空間。宗慶后認為,現在不少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不是真正源于食品安全事件,而是科學真相與消費者認知之間形成了信息真空,客觀上加深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憂慮。他建議,國家重視食品安全知識相關教學材料的編寫工作,通過學校基礎教育的普及,讓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成為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從而逐步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養。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波帶來了“關于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促進法》立法工作”的議案,認為只有國家有質量立法和質量戰略,企業有質量堅守,百姓才能有消費的自信。在他看來,質量戰略也是酒行業乃至中國制造業走向國際化、中國由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的關鍵。
大健康為白酒未來指路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安徽迎駕集團董事局主席倪永培認為,當下白酒市場的競爭已經回歸到產品本身,酒企要堅持生態釀造,生產消費接受的高性價比酒水。
而全國人大代表、稻花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宏柱則在兩會期間再次呼吁盡快完成白酒立法,既讓白酒行業擁有專項法律,又能夠推動飲酒方式的科學化、產品質量品牌化、市場管理規范化、白酒產品結構的國際化。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秋喜則認為,國家應當制定白酒的國際化標準,讓白酒國際化發展擁有標準化戰略和技術標準體系。
據了解,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健康產業、健康服務業的重視與扶持已經成為新政的亮點之一。
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的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大健康產業的前景不言而喻,以中醫藥、醫療器械、酒業等為代表的諸多行業正積極發力大健康產業,意在搶占市場蛋糕。無論是堅持生態釀造,還是出臺《白酒法》,兩會代表委員都希望酒業能夠借助趁勢在大健康產業占位。
全國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的議案涉及醫療醫藥,全國人大代表、宋河酒業董事長朱文臣帶來《關于對老年人部分基本藥物在基層給予全額保障的建議》和《關于盡快擴大國家藥品審評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建議》的議案,表現出對大健康產業的關注。對于酒業而言,朱文臣認為,借助大健康產業的利好政策,酒業應該繼續強調業“品質、口感、品味、健康”,創新文化傳承,創新特色產品,創新營銷理念、創新市場模式、走差異化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