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拉子葡萄(Shiraz)在澳大利亞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當時的移民將這種老家在法國羅訥河谷的葡萄引種到了澳大利亞。在經歷了多次風雨之后,如今的設拉子葡萄酒已經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中的一張鮮亮名片,而頂級設拉子葡萄酒中蘊含的香料及胡椒風味,也成了判斷當地同類酒款質量的標桿。
原本老家在法國羅訥河谷的西拉(Syrah)在被引種到澳大利亞之后,便成為了設拉子(Shiraz)
造成澳大利亞設拉子葡萄酒中胡椒風味(尤其是黑胡椒風味)表現明顯的原因,其實是酒中莎草奧酮(Rotundone)的含量更高。作為一種萜類化合物,莎草奧酮廣泛存在于各種香料之中,比如黑胡椒、迷迭香、百里香、羅勒,以及南澳常見的香附子等——相對于迷迭香、百里香、羅勒,黑胡椒在中國人餐桌上出現的頻率更高,因此也更容易被感知到。
相比較于那些氣候溫和的產區,來自澳大利亞當地冷涼產區(庫納瓦拉、格蘭皮恩斯、阿德萊德山、堪培拉及西澳以南產區等)的設拉子葡萄酒中的胡椒味道會更明顯。根據澳大利亞葡萄酒研究院的研究顯示,產生這樣的變化,與葡萄酒產區的風土條件有著緊密聯系。
連續多年的數據顯示,當設拉子葡萄處于生長期時,平均氣溫越低,莎草奧酮的含量就會越高。以1999年-2001年為例,拉尼娜現象導致澳大利亞堪培拉在該三年內的平均氣溫更低、降雨量更高,產自這一地區的設拉子葡萄酒中含有的莎草奧酮含量也有所增加。
另一個影響莎草奧酮含量高低的時期是葡萄的成熟期。澳大利亞葡萄酒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表示,通常情況下,莎草奧酮的含量在葡萄的成熟(收獲)階段會迅速上升,如果遇到相對較冷的成熟期(這意味著葡萄的成熟期會延長),那么最終釀出的葡萄酒中胡椒的風味會表現得更明顯。
除此之外,葡萄園的朝向和溫度也會對莎草奧酮含量的高低產生重要影響,而在葡萄種植階段所進行的管理手段,譬如疏葉、采收等也會對這一萜類化合物的含量多少起到一定的影響。由于莎草奧酮是一種相對性質穩定的萜類化合物,因此其在葡萄采收后進行的釀造過程中表現出穩定而少受外界影響的特質,但有一點必須要說,酒精度的高低和莎草奧酮的萃取有關——通常情況下,酒精度越高,莎草奧酮的萃取量便會越多。這也就意味著,兩瓶年份一致、產區一致、酒莊一致甚至連葡萄園地點都相差無幾的設拉子葡萄酒,很可能因為其中一瓶的酒精度更高,而讓你感受到更明顯的胡椒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