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前不久連發(fā)4份公告,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停止銷售和生產郎牌特曲T3(含精英版)和現款小郎酒,同時大幅上調紅花郎、青花郎產品價格,其中青花郎價格甚至直逼茅臺。
分析認為,郎酒此舉沖擊高端化的意圖明顯,但其借助漲價提升品牌價值的做法較為激進。在國內高端酒市場已被茅臺、五糧液(79.470, -1.09, -1.35%)、洋河、瀘州老窖(65.340,-1.04, -1.57%)等壟斷的情況下,青花郎在醬酒中端將遇到勁敵“國臺”,高端醬酒則早有茅臺坐鎮(zhèn),郎酒在體量和品類上均非“老大”,處境較為尷尬,對標茅臺恐怕是一廂情愿。
沖擊高端品牌考驗營銷能力
12月12日,郎酒對外發(fā)布《關于停止接受郎牌特曲T3(含精英版)訂單的通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停止接受郎牌特曲T3(含精英版)訂單,后期不再新生產、銷售該產品。
在特曲事業(yè)部重大調整后,12月13日,郎酒再次發(fā)布3個文件,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53度紅花郎(10)供貨價將上調40元/瓶,53度紅花郎(15)供貨價將上調60元/瓶,53度青花郎供貨價將上調182元/瓶。同時從2017年12月26日起,取消《關于青花郎調價相關配套工作推進要求的通知》中核心聯盟商青花郎專項獎勵;現款小郎酒產品停止銷售和生產,新款小郎酒將于2018年3月1日上市。
業(yè)內分析認為,郎酒此次停產及大幅漲價體現其急于進行產品升級和品牌拉升的意圖。
公開資料顯示,郎酒銷售額在2012年達到110億元高峰。2013年,由于市場和人事動蕩,郎酒業(yè)績僅達到80億元左右。隨后,整個白酒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近幾年,郎酒集團實行“一樹三花”戰(zhàn)略,即同時打造醬香、濃香、兼香三大香型白酒。但就市場表現來看,每款產品難以占據絕對優(yōu)勢地位,反而淪為“陪跑”,影響銷售業(yè)績。
在沖擊“高端”的過程中,郎酒啟動了龐大的廣告宣傳計劃,在營銷上也動作頻頻:以國家品牌計劃的身份亮相央視閱兵直播;貼片電影《建軍大業(yè)》;特約冠名央視黃金檔并接檔建軍題材大劇《熱血軍旗》;獨家冠名央視中華傳統文化節(jié)目《中國戲曲大會》等。同時,郎酒重金砸向江蘇衛(wèi)視,準備3年“豪賭”15億元為旗下郎牌特曲造勢,打出“來自四川,濃香正宗”的口號。
郎酒股份公司總經理付饒向媒體透露,郎酒接下來的廣告投入不以預算和財務指標為導向,未來三年投入的資金與過去相比“將是個驚人的數字”。
白酒專家蔡學飛認為,2010年到2013年郎酒集團業(yè)績呈現飛躍式增長,主要依靠向經銷商壓貨,而非側重市場動銷,加上“事業(yè)部+辦事處”的組織結構出現漏洞,導致對經銷商管理松散,最終造成渠道庫存量過大,影響品牌。此次郎酒沖擊高端市場,能否避免重蹈覆轍,對郎酒的營銷能力是一個考驗。
小郎酒“獨立”一年即被停售
2016年,小郎酒從郎酒“流通品牌事業(yè)部”中獨立出來,成立單一品牌事業(yè)部,彼時郎酒曾意圖把小郎酒打造成為繼紅花郎之后第二個全國性產品。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曾公開表示,小郎酒2017年的銷售目標為30億元,且在未來3-5年要達到50億元-100億元的銷售規(guī)模。
眼下即將進入春節(jié)銷售旺季,小郎酒卻驟然停止接受訂單,著實令外界吃驚。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向認為,目前白酒市場小酒泛濫,同質化嚴重,郎酒此舉是為了控量保價,“雖然是險招,但從產業(yè)端到消費端綜合來看,并非不可行”。
蔡學飛則認為,小郎酒停止接受訂單,是因為大部分經銷商年底備貨已經完成。而小郎酒的停供是為了消化社會庫存,為明年的新品推出與漲價策略掃清市場阻力與營造旺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