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28日,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新議程、新常態、新行動”為主題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在貴陽舉行。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出席會議,并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推動綠色發展,共同推進生態建設。
袁仁國表示,茅臺的成長既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也受益于長期堅持“綠色”。環境,是茅臺五大核心競爭力之一,是茅臺的立身之本。保護好茅臺賴以生存的環境是守護茅臺酒的綠色生命線。推動綠色發展,需要動員社會各個層面的力量,共同推動生態建設。
對于如何推進生態建設,袁仁國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重視引進國際先進經驗,更為靈活的推動環境教育,強化綠色發展的民意基礎。二是加大執法司法投入。三 是重視統籌規劃,總體考慮區域生態的承載力,并從制度層面,杜絕污染總量超標問題。四是參照國際模式,對于企業在公益性環境捐贈方面承擔社會責任之后,提 供稅收等方面的獎勵措施。五是有針對性地引進國外專家,實地培訓,解決實際問題。
國酒茅臺作為中國白酒行業唯一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于一身的優秀民族品牌,多年來一直十分重視并積極參與環 境生態建設,視環保事業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任務,將“環境護企”作為公司“十企戰略”之一,將“綠色茅臺”定為企業的三大發展戰略之一。而袁仁國在 此次大會上所提出的這五點建議,完全可以視為對茅臺長期以來為推動綠色發展、推進生態建設所做的諸多工作的總結。
事實上,自中共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貴州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也審議通 過了《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并于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作為第一部綜合性的、專門規范赤水河流域保護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該《條例》的制定, 不僅豐富了赤水河流域保護工作的內涵,為相關機構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也為加強赤水河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保障茅臺酒等名優白酒的生產環境安 全起到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國酒茅臺從田間地頭生長的糯高粱開始,精心打造了一條“綠色供應鏈”。從原料的綠色獲取、供應商的綠色供應、產品的綠色加工到廢棄物的綠色回 歸,整個綠色供應鏈倡導低消耗、低排放,在保證國酒茅臺綠色、有機、健康品質的同時,實現了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茅臺還將綠色發展落實到更多的實際行動之中。2014年8月,茅臺率先實施污水處理市場化運作,引入專業第三方處理生產污水,處理后的生產污水達 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自2014年起的連續10年里,茅臺將每年捐贈5000萬元,累積捐贈5億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此外,近5 年,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和推行清潔文明生產,茅臺酒生產綜合能耗年均下降3%左右。茅臺集團已連續幾年累計投入11億元建設茅臺生態環境及產業經濟園區。
據了解,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新議程、新常態、新行動”為主題,主要圍繞全球新發展議程下的綠色增長與國際合 作,凝聚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深入探討如何改善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水平,從而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也十分重視、關心本次論壇活動,并在會前視察貴州時指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 論壇。論壇連續舉辦兩屆,對生態文明建設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發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要繼續辦好這個論壇,深化同國際社會在 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袁仁國表示,茅臺的成長既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也受益于長期堅持“綠色”。環境,是茅臺五大核心競爭力之一,是茅臺的立身之本。保護好茅臺賴以生存的環境是守護茅臺酒的綠色生命線。推動綠色發展,需要動員社會各個層面的力量,共同推動生態建設。
對于如何推進生態建設,袁仁國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重視引進國際先進經驗,更為靈活的推動環境教育,強化綠色發展的民意基礎。二是加大執法司法投入。三 是重視統籌規劃,總體考慮區域生態的承載力,并從制度層面,杜絕污染總量超標問題。四是參照國際模式,對于企業在公益性環境捐贈方面承擔社會責任之后,提 供稅收等方面的獎勵措施。五是有針對性地引進國外專家,實地培訓,解決實際問題。
國酒茅臺作為中國白酒行業唯一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于一身的優秀民族品牌,多年來一直十分重視并積極參與環 境生態建設,視環保事業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任務,將“環境護企”作為公司“十企戰略”之一,將“綠色茅臺”定為企業的三大發展戰略之一。而袁仁國在 此次大會上所提出的這五點建議,完全可以視為對茅臺長期以來為推動綠色發展、推進生態建設所做的諸多工作的總結。
事實上,自中共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貴州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也審議通 過了《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并于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作為第一部綜合性的、專門規范赤水河流域保護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該《條例》的制定, 不僅豐富了赤水河流域保護工作的內涵,為相關機構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也為加強赤水河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保障茅臺酒等名優白酒的生產環境安 全起到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國酒茅臺從田間地頭生長的糯高粱開始,精心打造了一條“綠色供應鏈”。從原料的綠色獲取、供應商的綠色供應、產品的綠色加工到廢棄物的綠色回 歸,整個綠色供應鏈倡導低消耗、低排放,在保證國酒茅臺綠色、有機、健康品質的同時,實現了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茅臺還將綠色發展落實到更多的實際行動之中。2014年8月,茅臺率先實施污水處理市場化運作,引入專業第三方處理生產污水,處理后的生產污水達 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自2014年起的連續10年里,茅臺將每年捐贈5000萬元,累積捐贈5億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此外,近5 年,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和推行清潔文明生產,茅臺酒生產綜合能耗年均下降3%左右。茅臺集團已連續幾年累計投入11億元建設茅臺生態環境及產業經濟園區。
據了解,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新議程、新常態、新行動”為主題,主要圍繞全球新發展議程下的綠色增長與國際合 作,凝聚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深入探討如何改善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水平,從而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也十分重視、關心本次論壇活動,并在會前視察貴州時指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 論壇。論壇連續舉辦兩屆,對生態文明建設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發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要繼續辦好這個論壇,深化同國際社會在 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