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第十三屆中國零售商大會暨展會”專題論壇“微生物發酵與高品質白酒發展論壇”于2018年6月22日在重慶舉行。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譚新政出席并演講。
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中國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于物質的,但酒又融于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首先,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因此一切政治、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而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酒緊緊依附于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豐歉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譚新政(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聯系本站)
譚新政認為,白酒是喜怒哀樂的調和器、待人接物的隨手禮、文化傳承的工具書、借題發揮的核武器、生活信仰的“活菩薩”。
而在談到白酒的特質時,他總結為“四性”:地域性、習慣性、禮儀性、隨意性。他特別強調,尤其是因為地域性和習慣性,導致“任何一款白酒不能獨霸天下,任何一種好酒都有一份市場蛋糕”。
此外,譚新政也指出,白酒在國內面臨六大問題,國際面臨四大問題。從國內來看,第一,魚目混珠,酒質差距大,酒價懸殊。第二,標準老化。蒸餾酒好,還是液態酒好。老百姓(76.750, -1.24, -1.59%)糊涂,分不清是非。第三,沒有引導培養年輕一代酒民。第四,沒有開發成功的女性專用酒。第五,宣傳推廣隨意化,胡編故事,亂提概念,夸大其詞,超越底線。第六,不重視品牌打造。從國際上看,第一,無國際標準。第二,無批量進入海外。第三,無有計劃海外推廣。第四,無培育外國喝白酒的計劃和行動。
對于白酒的發展,譚新政建議,第一,應科學釀酒,回歸自然,誠信經營。第二,呼吁修訂、合并酒類標準。第三,制訂國際標準。第四,打造品牌,品牌是百年大計。
他認為,企業若想打造百年品牌,就應抓品質、講故事、創形象、樹品牌、做服務、參活動、投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