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內容為王的時代,在層出不窮的“快內容”背后,是廣告人關于這個世界的焦慮感;在80、90后內容溝通代溝背后,是“高大美”與“騷浪賤”的文化矛盾; 在“傳播川普化”背后,從皇帝心態到可以“對罵”的川普心態,是檢驗廣告主是否適應現在媒介趨勢的重要指標;而在紛擾背后,廣告主的希望很直接:品牌創造內容,就像迪士尼創造樂園:逛街的當天,就從門口商街買回產品。 如何實現內容營銷的O2O閉環?這個銜接了創意、技術、數據與合縱連橫的“大產業”,已 經從紙上談兵,變成了韓信點兵;相關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例如:當營銷一直是一個“燒錢”的事情時,百事、億滋國際、萬事達卡等品牌加入到紅牛的行列,把營銷變成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 2016年3月,紅牛宣布和路透社達成合作協議,為路透社提供體育、生活方式等領域的內容。路透社會將這些內容分發給它旗下廣播、數字和傳統印刷領域的3000多家發布商;億滋國際推出一個“無懼營銷”的媒體盈利模式,它計劃到2020年,該媒體盈利模式能夠 抵消10%的全球媒介投資,甚至是帶來利潤;百事公司創建了自己的內容工作室“創造者聯盟”(Creators League),營銷部門直接管理該工作室,該工作室在為百事旗下所有品牌創作內容的同時,也為其他創意社區提供貼牌內容。“創造者聯盟”已經與一些公司和機構達成了內容合作協議。…… 未來會怎樣?未來充滿想象。
這個問題該怎么理解呢?就是如果你的公司有創意,有創造內容的能力,你可以跟媒介合作,甚至他出一些費用來購買你的創意和內容,這樣你就會省下一大筆廣告費。比方說杜蕾斯這兩年的內容營銷就非常好,通過內容營銷,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特別是新媒體會以頭條的形式來報道,已經成為了一種擴散形式,他的媒介投入是很少的。
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用內容鎖定他們
在過去幾年里,隨著消費者對信息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簡單的廣告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內容營銷得到了快速發展,進入營銷的主流和前沿。數據顯示,到2019年,全球品牌內容營銷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080億美元,中國市場內容營銷規模將接近57億美元。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的內容營銷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來自Pipeline Marketing的數據也顯示,74%的營銷高管表示在未來將增加內容營銷預算。在這個營銷行業極為活躍的領域,隨著科技、技術、大數據和創意、廣告等力量的聚合,新的趨勢正在形成,營銷人面臨著新的課題,同時也意味著新的機會。在內容紅海,品牌營銷如何應對這些新的趨勢,制定內容營銷戰略,在消費者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用內容牢牢地鎖定他們? 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也是我們企業必須要學會和嘗試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