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4日,一年一度備受矚目的茅臺經銷商大會即將舉行。今日,1000多名茅臺經銷商以及各大媒體、相關機構人員已經從全國各地匯聚到貴陽。2015年,茅臺將如何出招將成為未來兩天的熱點話題。結合茅臺最近兩年的表現,微酒記者對其新政作出5大預判。
預判一:保價必須控量
控量來保價,這是茅臺第一個新政。
11月北京市場53度飛天茅臺價格在堅挺了八九個月后,第一次出現普遍下跌,并且一度跌到819元出廠價邊緣。茅臺對價格的反應可謂是“閃電速度”,價格出現下滑約一周多的時間,茅臺公開的政策就已經出臺,2015年投放量小于或等于2014年投放量,以此控制市場投放量。
2015年,茅臺通過控制市場投放量保持價格的堅挺將是袁仁國持續的動作。這一新政,行業內外都拍手叫好,認為作為高端白酒品牌的代表,茅臺早該控量,堅挺價格。當然,只有茅臺價格挺住,其他的白酒行業才能找到活路。
如果茅臺賣到299,一方面,這還是茅臺么?另一方面,行業其他品牌怎么活?
當然,有證券方面人士也指出,控量應該成為茅臺未來發展過程中的常態行為,2016年,茅臺新增的產能將開始逐漸釋放到市場上,如果控量僅為2015年短期招數的話,那么長期來看,茅臺價格走勢依然不容樂觀。
預判二:控量,業績預期零增長
控量保價的必然結果就是2015年茅臺業績增長的預期下調,這將是微酒預判茅臺2015年出的又一招。
近期袁仁國就曾表示2015年將不增加銷量目標,維持今年水平,這是茅臺連續十多年業績快速增長之下,首次提到“零增長”,也說明茅臺在2015年控量決心史無前例。
數據顯示,今年1-9月,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217.18億元,同比下降0.99%;凈利潤106.93億元,同比下降3.40%。預計全年茅臺營收將與2013年的309.2億元相差無幾,業績上的零增長,實際上在2014年已經開始,2015年茅臺繼續保持零增長的話,那么貴州省政府提出的“千億茅臺”遠景目標,顯然壓力重重。
因此,零增長業績預期的背后,是茅臺除主導產品外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的緊迫要求。
預判三:獨立運作,提振系列酒
茅臺系列酒一直是茅臺的一塊心病,主導產品量價持續攀升的“大好年代”,這個心病還只在袁仁國等高層領導的心里。但是當主導品牌量價下跌的時候,這個心病就更加被凸現出來,將系列酒獨立成立公司進行運作,是微酒預判茅臺在2015年出的第三招。
目前,茅臺方面已經決定出資2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除53度飛天茅臺外的王子酒、迎賓酒等中低端產品將被剝離到該公司內進行獨立運作。
此前茅臺系列酒均是跟隨茅臺主導產品進行“捆綁銷售”。有不少經銷商對這一運營方式已經提出質疑,認為系列酒必須獨立的團隊、獨立的渠道進行運作方能找到出路,甚至有經銷商提出,茅臺的系列酒應該塑造與茅臺有關聯但又完全獨立的品牌。對于此次獨立運作系列酒而言,經銷商最為關注的則是系列酒的價格策略、利潤空間、市場政策如何制定,這些或許將在茅臺各個片區溝通會上進行溝通和商討。
微酒注意到,該公司將在2015年正式運營,并在兩三年內引入有實力的平臺商、終端商成為股東,這也意味著茅臺混改或許將從股份公司旗下的子公司開始進行。
預判四:嚴格考核,梳理專賣店系統
專賣店是茅臺歷次經銷商大會和各類經銷商溝通會上不斷被強調的問題。
2014年的春季糖酒交易會上,茅臺方面領導曾提到要繼續加強對專賣店的星級考核標準,達到考核指標的專賣店可給與獎勵措施,而持續未達到指標的專賣店將給與降級、警告、直至關店的處分。
據微酒記者獲悉,在專賣店渠道建設方面,2014年持續新增超過300家專賣店后,茅臺方面將加大對專賣店系統的管理和考核,其中的主導思路是在高檔社區等消費力相對高的地區開設專賣店,或鼓勵經銷商將專賣店搬遷至此類社區,其次將一些地段不加、銷售力不強的專賣店關閉。
在2015年投放量低于或等于2014年市場投放量的策略下,2015年茅臺大規模新增專賣店已無可能,專賣店體系應是在現有數量下的調整和提升。
預判五:并購,做大規模效應
茅臺在并購重組方面的動作相對于競爭對手來說,一直相對緩慢,但據微酒獲悉,目前茅臺方面已經有了并購方面的想法,只是需要尋找合適的企業和方式介入并購。
自上個世紀90年代末重組習酒公司后,茅臺還先后并購重組了茅臺啤酒公司、葡萄酒公司。但是除了習酒外,其他公司業績均不理想。貴州省政府提出的“千億茅臺”計劃中,憑借茅臺主導產品的增量,很難實現這一目標,即使獨立茅臺系列酒進行運作,業績快速增長也需要時日。
對于茅臺來講,尋找合適的目標,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將茅臺集團整體的規模效應做大,成為2015年乃至今后幾年最有可能出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