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茅臺方面在海外經銷商大會上指出要在2017年實現茅臺出口2000噸,創匯3.6億美元。除了茅臺在海外市場發力,還有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古井貢酒、汾酒等也在國際化道路上留下了腳印。這些國內知名白酒品牌也成功入選2016全球烈酒品牌價值榜50強。
不過,要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飲用習慣上實現中國白酒品牌的國際認同,中國白酒還需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與探索。
加強白酒文化交流,進行文化滲透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曾表示,中國白酒要真正實現國際化,首先應該從文化入手,文化的認同、融合是最關鍵的。因此在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道路上,中國白酒品牌集體向文化滲透看齊。
茅臺:2012年,應英國王室安德魯王子邀請,在溫莎城堡舉辦“中國之夜”大型文化交流活動;2014年,在巴黎Le Palace劇院舉辦了中法文化交流活動并搭配茅臺雞尾酒會。
五糧液:2007年代表中國品牌參加了“中俄文化中國年”交流活動;2013年11月20日,五糧液在英國舉行了“五糧液品鑒會暨贈酒儀式”;2015年6月,正式成為英國愛樂樂團全球首席戰略合作伙伴。
古井貢酒:2014年,古井貢酒中國酒文化全球巡禮(美國站)將走進紐約聯合國大廈。同期,古井貢酒在紐約時代廣場舉辦“濃香萬里——2014古井貢酒紐約新春拍賣會”活動,并在時代廣場上發布形象廣告。
加大海外推廣力度,獲得品牌認知
在海外市場推廣上,中國白酒一方面除了廣告的投入和大型活動的贊助,另一方面通過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和行業展會等事件營銷,迅速提升海外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
茅臺:從2007年開始連續10年贊助;2010年,茅臺以白酒行業唯一高級贊助商身份,贊助了上海世博會;2014年,贊助了鳳凰衛視歐洲臺《中國法國50年》特別節目;2015年,贊助了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烈酒大賽博鰲亞洲論壇。
五糧液:2008年開始在歐美市場投放廣告,2011年8月,五糧液巨幅廣告登陸有著“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紐約時報廣場。
古井貢酒:繼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后,古井貢酒參與2015年米蘭世博會;2013/2014連續兩年贊助世界斯諾克比賽。
整合優勢資源,發展海外經銷商
中國白酒在海外市場發力,還體現在對渠道、對經銷商的選擇。
茅臺:2004年開始與卡慕酒業合作。2014年,茅臺又在韓國、德國、美國等新增了7家經銷商。至今,茅臺酒海外經銷商超過90家,遍布海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五糧液:目前,五糧液與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的90多名經銷商建立直接合作關系,五糧液及系列酒產品已進入英國、美國、法國等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瀘州老窖:2012年9月,瀘州老窖國際發展(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瀘州老窖全球化戰略的正式啟動,以香港作為窗口,實現瀘州老窖品牌國際化的深耕。
洋河:在實施國際化戰略過程中,加大渠道整合力度,諸如通過開設海外旗艦店、尋找戰略合作伙伴等形式,迅速構建海外銷售體系。
古井貢酒:目前已覆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及國內重要口岸的免稅市場,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的客戶和銷售量均以年50%—80%的增長率遞增。
白酒國際化打的是什么牌?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顯示:2016年一季度中國出口白酒409.69萬升(409.69萬升=0.40969萬千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8%;一季度白酒出口金額為1.092億美元,同比增長76.7%。中國白酒的出口一直呈現出增長的趨勢,這也說明了中國白酒在海外市場不斷的獲得了認可。而且在中國酒企的國際化道路上所作出的努力來看,中國酒企已然開始重視國際市場。
但2016年,一季度中國白酒產量為335萬千升,出口量在白酒產量的占比是小到不足以提及。占比如此小的國際市場為什么成了中國白酒競相扎堆的香餑餑?
國內銷售需求?
在國內率先成立的培訓式咨詢機構卓鵬戰略創始人、著名咨詢專家田卓鵬表示,目前白酒國際化的傳播意義大于市場意義,因為一旦企業率先完成白酒的國際化,那就是“墻外開花墻外香”的結果,對于國內市場的有這積極意義。另外的一位白酒行業資深人士也認為白酒在國際市場的表現,是為了品牌,是為了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做事件營銷。
國內競爭需求
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伶俐認為,國內白酒品牌間的競爭一定會體現在品牌的全球化,白酒品牌的塑造必然從地區化、全國化上升到全球化高度上來,品牌的塑造一定是全球化的。
白酒國際化應該怎么做?
同時田卓鵬也表示,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白酒國際化也成為了酒企的必經之路。中國白酒在飲用烈酒為主的國家做培育,是非常有前景的。白酒的國際化需要像紅酒在國內的本土化一樣,需廠經銷商聯合,需要與當地的強勢大商或渠道商或品牌商在國際流通領域進行戰略合作,在某個區域進行戰略性推廣,才能取得實質性的增長,否則只能是隨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