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經深圳口岸進口葡萄酒3266萬升,同比增加50.4%;價值2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1%。從事進口紅酒的業內人士近日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關稅壁壘越來越少,以及紅酒文化的普及,進口紅酒已經從以前的奢侈品,漸漸轉型為大眾飲品。”
紅酒業高利潤時代正在消逝
澳大利亞是深圳口岸進口紅酒第二大來源地。今年6月份,中澳簽訂自貿協定,協定中國進口澳洲紅酒所征收的關稅將在未來4年逐步取消。記者昨日從深圳海關獲悉,今年以來,中國自各產地國進口紅酒的關稅并未下降,目前中國對澳洲紅酒依舊征收14%~30%的關稅。 對澳進口紅酒關稅下降協定目前暫未生效,而今年1~7月份,深圳口岸自澳進口紅酒增幅,居前5大進口來源地之首,統計顯示同期深圳自澳大利亞進口紅酒455.3萬升,同比增長82.6%。
對此,眾葡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包學平認為,目前,紅酒文化逐漸在國內普及,接受和喜歡紅酒的消費群逐漸龐大,現在人們聚會都越來越偏好選擇喝紅酒。目前電商企業等多種銷售渠道正興起,縮短了紅酒從生產到消費的產業供應鏈,中間環節越來越少,銷售商直接面對廠商和終端客戶,這大大降低了市場價格,紅酒正在慢慢成為大眾消費商品。
騰邦國際名酒交易中心執行董事黃鏡愷認為,進口紅酒供應鏈去中間環節已成為整個行業的趨勢,紅酒價格由虛高向合理水平回歸,消費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紅酒的普及。他談道:“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紅酒市場正由價格向價值回歸,紅酒高利潤的時代正在消逝。”
據包學平介紹,目前售價一兩百元的中低端進口紅酒最受大眾青睞,個人消費已超越公費消費,為公司帶來銷售額的大幅增長,據他透露,今年前6個月,眾葡的銷售額相當于去年全年,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將同比增七八成。
由價格競爭轉為品牌競爭
目前,國內紅酒行業正在實現產業升級。包學平指出:“進口紅酒的銷售渠道多元,促使進口紅酒正步入大眾消費市場。與此同時,紅酒商現在越來越重視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從業人員越來越專業化。紅酒銷售不再是以前的簡單推銷,而是更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紅酒行業的競爭也不再是價格競爭,而更多的是品牌競爭。”
據黃鏡愷介紹,騰邦國際名酒交易中心前期投入建立的紅酒展示交易平臺正逐顯成效,由于騰邦直接對接外國紅酒廠商和終端客戶,無中間環節,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戶。
與此同時,騰邦通過名酒交易互聯網融資功能,還為葡萄酒價值供應鏈上的客戶提供資金配套服務。“根據客戶的供應鏈運作需求,在規范、科學的風控管理原則下,為客戶量身提供完善的資金配套及供應鏈融資服務。”黃鏡愷介紹說,騰邦物流與銀行機構、合作單位建立了一體化的融資監管機制,可以現貨質押的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方便的短期融資服務。
從事紅酒銷售的業內人士李東海表示,隨著關稅壁壘的減少,進口紅酒價格透明化,利潤降低后,以往的投機人士正被逼退出紅酒市場,如此一來,國內紅酒市場更規范和集中,有利于專業的大公司繼續做大。
掃防偽溯源標可查紅酒信息
由于紅酒消費需求增多,進口葡萄酒正加速進入國內市場,消費者如何甄別真偽才能喝上貨真價實的紅酒?
據悉,為保證進口紅酒質量,深圳檢驗檢疫局今年2月在全國首推進口葡萄酒全程溯源技術服務平臺,以及“進口葡萄酒海外預檢驗”模式。目前,深圳口岸14.6萬瓶進口葡萄酒在進口前,即加貼了防偽溯源標識,消費者均可通過“掃一掃”上述防偽溯源標識,快速查詢到進口葡萄酒的原產地、年份等信息,進口葡萄酒信息透明可靠。
此外,深圳檢驗檢疫局探索實施的“進口葡萄酒海外預檢驗”模式,是由第三方機構在國外原產地對葡萄酒進行預檢驗,檢驗檢疫部門在口岸核查,貨物信息與預檢情況一致即予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