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商業本質所有的商業模式都要以“人的更多樣的需求”和“更極致快捷的體驗”為中心。如何做到“滿足更多需求和提供極致體驗”的品牌?顯然,不能只是簡單追求產品功能的完美,而是要思考如何建立消費者陣營,如何運營消費者關系。對此文中談了幾點建議:
一、建立新的消費秩序
人們為什么要消費?打動消費者的產品,驅動消費的動力到底在哪里?已經不再是產品本身。在今天競爭激烈的時代,要脫穎而出,已經不能再按照過去的規律性路線,消費的邏輯在重構,消費秩序在重建,品牌思考消費者的角度也需要順勢而變。過去,企業常常用地理特征、人口特征等作為標準對消費進行細分,進行畫像。但是今天,這樣的細分顯然已經不夠準確,消費者不再是一個單一指標所勾勒的肖像,而是一個融合了更多興趣標簽、行為偏好、價值主張的構成,不同年齡的群體有可能會在同樣的一個社群或者消費空間中聚合,60、70、80、90也可能因為某一個共同的興趣玩在一起,消費文化不再是代際的隔離,而是相互的滲透。
二、從清單式消費到探索式消費
過去消費者習慣按照慣常的消費邏輯進行消費,“清單式消費”是重要的特征,例如買房、買車、買家電等等,很多消費者是按照生活計劃來展開,在這樣的消費行為中,滿足基本需求成為了核心的驅動力。但是今天,人們的消費需求已經不停留于此,消費者會尋找在基本消費之外的價值,消費不僅僅只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更希望消費賦予更多的意義。對于品牌而言,賦予消費者這種探索的空間,或者為品牌注入不一樣的體驗的意義,對于觸發他們的消費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要從清單式消費到探索式消費,到體驗式消費去轉移。
三、從功能主義到審美并重
在商品相對稀缺的時代,消費者選擇不多,因此,更注重功能和實用主義,一個產品是不是有足夠多的功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成為核心,但是,當每個領域的商品琳瑯滿目,競爭極為激烈的時候,“功能主義”就不再是唯一的驅動,消費者對于審美的需求日益強烈,產品的設計美學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今天的產品和品牌,不僅要有功能,要有實力,更要有顏值,現在是顏值時代、體驗時代,“顏值”和“實力”,一樣也不能少,這是新產品的開發理念。
四、尋找個性化需求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的不是“大眾趨同”,而是“小眾自我”,消費文化正從以內容、興趣、社交為中心,分解出更多的亞文化,這就是新消費文化。一個品牌,一個產品如果不能制造話題,不能制造內容,不能傳遞興趣點,不能產生互動社交性,很難打動新的消費者。現在的消費邏輯、消費秩序、消費體驗、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作為企業家,我們要關注80后、85后、90后、00后,每天都要誕生新的消費者,每天都有新的消費理念出現,所以我們要與時俱進才能適應市場、適應消費者,才能不被消費者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