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初心走來、未來已來”為主題的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2018半年度總結大會在河北正定舉行。
會上,關于省酒運作是一重點核心探討主題。這個領域是正一堂最近幾年戰略思想的核心輸出,包括山東的花冠,包括河北的老白干、板城,包括河南的仰韶,包括安徽的迎駕貢酒等,在這些省酒龍頭新變的背后多少能看到正一堂的思想輸出,會上包括邵伶俐強調品類建設、幾大平臺總監(丁永征、李雨松、王少恒、羅寶仁)聚焦次高端、儀式感、營銷壁壘等不同緯度,總結如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01、突破品牌天花板,淘金次高端
200-300元價格段是省級龍頭即將主導的價格段,300-400元是二線名酒的強勢領地,一線名酒的有效下探領域,省級龍頭的對話權搶奪要地。由于此價位段很快即將成為招待用酒主流價位段,不僅是消費引領者的聚集,更加可以快速實現有效的放量,此價格段的經營可謂名利雙收。對于省級龍頭來說,能否與之形成有效的對話、交流,關系著省級龍頭未來十年的興衰存亡,形勢不可謂不嚴峻。
500-600元價格段將成為名酒品牌遷移的最佳落腳點,對省級龍頭來說,爭奪尚需時日,戰略性布局不可缺失,此價位段的制空權意義重大,是與名酒對抗的戰略先機與有效戰略掩護,只有實現制空權的有效建立,才能有效降低名酒的威脅與壓制,立于不敗之地。
02、構建全省化戰略,核心是“區域王+品類王”的戰略
省酒品牌的主要對手是全國名酒的擠壓,發展核心就是以區域品牌對抗全國品牌的二王戰略:“區域王+品類王”,大品類對抗大品牌,區域情懷對抗大品牌。實質上是為省酒品牌找到了兩個與全國品牌競爭的差異化維度;
在品牌推廣上,強調本土領袖形象,重點在于宣傳聲量要足夠大,并通過各種宣傳活動營造市場熱點,引領本土情懷;在市場布局上,強調省酒市場核心布局,省會占領,逐步推進全省化,戰略性確立泛全國化目標。在品類王上,提出新品類的未來方向:口感風格的細分;生產工藝的細分;消費場景的細分(功能場景)。
03、省級龍頭的品類杠桿力量,品類就是賣點
如今的省級龍頭無不是品類化的踐行者與受益者,如仰韶的陶香品類,衡水的老白干品類,古井貢的年份原漿品類、迎駕的生態洞藏、花冠魯雅香……
事實證明,省級龍頭與名酒的品牌對抗,唯有借助品類特色化,品類特色的價值化塑造,才能夠憑此沖破品牌的束縛和壁壘,形成差異化競爭,從而借助品類杠桿與全國名酒實現對抗。從地方特色到品類特色,從品類特色到品類價值的突破,才是省酒擴張發展邊界走向全國、走向次高端,實現品類優勢向品牌資產轉化,形成品牌競爭力的唯一途徑。
04、推動頭部產品線稀缺性品質戰略,提高高品質酒競爭力
頭部品質稀缺性打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產量的稀缺性,技藝的稀缺性,釀造的稀缺性。
1)產量的稀缺性,形成“饑餓營銷”,讓消費者感受到品質的價值感。例如酒鬼內參、衡水老白干1915、花冠甲天下、彩陶坊天時、迎駕貢生態洞藏30、石花霸王醉等都是高品質少量生產,賣一瓶少一瓶,產量稀缺性為品牌賦能。
2)技藝稀缺性,在小批量生存之中運用了獨特的工藝,例如手工,壓窖工藝的運用,讓消費者感到產品是通過更復雜的工藝釀造,以此形成高端品質的認同。
3)釀造的稀缺性,更久年份,更久窖齡,更稀缺的調味原酒,更稀缺的釀造因素造就更高品質價值。對于區域龍頭酒稀缺性塑造要特別強調的是要“務實不務虛”。當今高端消費者對于泛化的品質概念已經很難引起共鳴,只有具體的明確的品質支撐,才能獲得高端消費者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