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919、酒仙網等新酒商在新三板的掛牌,特別是1919首輪就進入了創新層,新三板得到了眾多中小酒廠和大中酒商的關注;但是,對新三板的質疑也很多,比如:流動性差、市值很難被投資人認同、即使掛牌成功了也很難融到資……諸此等等,應該這些說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坦白的說,中國酒業對新三板、對資本市場、對產融互動發展等還是知之甚少。
很幸運的是最近兩年跟1919、酒仙網、名品世家等新三板企業有些密切接觸,也正在協助三四家酒企籌備、推進新三板掛牌。個人認為,如果利用得當,新三板對中國酒業的意義和價值還是蠻大的。
首先,新三板可以幫助酒企實現資產證券化。酒廠酒商的資產主要體現在資產負債表等財務報表中,但是財務報表能體現的只是可以貨幣化的資產;酒廠酒商的很多資產性權益并不能通過財務報表反映,比如企業的可持續盈利能力、商業模式的價值、品牌溢價能力,比如連鎖渠道價值、互聯網化用戶數量、大數據價值,比如產業鏈地位、供應鏈管理、經營團隊等等,這些毫無疑問是酒廠酒商的(無形)資產,財務報表不能反映,但是可以通過證券化后的資產估值來反映。交易(價格),是發現價值的最便捷途徑,而不是談判博弈。
其次,新三板可以幫助酒企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啟動新三板就要簽約券商、會所、律所、資產評估機構等,審計的過程就是財務管理規范化的過程,律所的輔導過程就是對經營合法合規的一次檢視;券商和相關咨詢機構更是對企業戰略定位、商業模式設計等提出了再思考、再定位、再設計,往往能幫助酒企更清晰地界定對手、洞察機遇、找準方向,以實現投入產出的最佳效益化。
第三,新三板可以提升酒企的品牌公信力。1919原本是偏安成都的一家酒類O2O連鎖企業,2014年上半年不到50家門店,2016年底門店數量一定不會低于1000家;這么短的時間,這么快的拓展開店,這么快的走出成都實現全國化,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通過新三板搶位“中國第一家酒類流通公眾公司”。有證監會、股轉公司、券商、會所、律所等的監督,他們經營是透明的,財務是規范的,產品是保真的......所以,對合伙人、對消費者更有公信力,也就更有吸引力。
第四,新三板可以幫助酒企更便捷的融資。一般來說,股改前可以內部融資,股改后可以找產業資本融資,新三板掛牌后更可以對接機構投資者;但前提是,企業本身要有被投資價值,也就是要有可持續的盈利能力,因為投資人投的是“未來利潤”。退一萬步說,即使外面融資難,新三板公司股東也可以質押股權銀行貸款。這對貸款難的酒廠酒商,都是一個大的幫助。
第五,新三板可以幫助酒企低成本置換外部資源。比如1家酒商,凈資產5000萬元、營收1億元,想投1000萬元廣告那是要下狠心的,因為銷售費用率要增加10%;但是如果新三板后估值3億元,那么完全可以拿出1000萬元的股份置換相應的廣告,這對酒廠酒商就很劃算。比如給予高管、特殊人才的股權激勵,比如建立“股權池”對加盟商的資本紅利分享方案……這些都可以給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新的驅動力。
中小酒廠、大中酒商,是應該給自己補補“資本課”了,新三板的意義和價值真的很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