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社會經濟遭受嚴重考驗,白酒行業也不例外。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曾言:即使沒有疫情,產業結構也將得到調整,突發的疫情加速了產業調整的節奏,加大了產業的調整幅度。
面對快速調整,中國酒業已經逐步進入新周期。新周期,中國酒業將呈現怎樣的趨勢?又有哪些方面蘊含著新的商機?
中國白酒新周期的七大趨勢
趨勢一,低增長。一方面中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紅利正在減少,對大眾酒的影響將逐步顯現。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的不樂觀乃至悲觀表現將阻礙消費升級,白酒市場擴容、價格上行受阻。第三,一季度疫情期間喝酒停滯形成的社會庫存反映為二季度的渠道庫存,復工復產并不代表消費恢復。這些都將造成酒業的低增長。
趨勢二,強分化。其一,產區分化,優勢產區越來越有優勢,其中醬酒產區化更明顯。其二,品牌分化,全國性品牌通過市場下沉、多大單品進入多價格帶擠壓中小品牌,地域為王將越來越難。其三,香型分化,醬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正在從小眾細分市場走向大眾廣泛市場。其四,價格分化,茅臺為五糧液、國窖、內參等高端酒提供增量空間;次高端隨著全國化繼續增長;高線光瓶“口紅效應”市場擴容;100-300元/瓶中檔酒市場疫情雪上加霜。
趨勢三,醬酒熱。全國化、全價格帶化,將為醬香型白酒的成長提供3-5年的機會窗口期。茅臺將主要是通過銷售結構改變帶來營收和利潤增長,未來有增量空間,短時間內出廠價調整的預期不宜過高。醬香型白酒在整個白酒行業的份額還有2-3倍的銷售數量、銷售收入擴容空間。習酒、郎酒、國臺、金沙等的資產證券化未來可期。
趨勢四,數字化。疫情催化了中國酒業的數字營銷,加速了營銷數字化轉型;營銷數字化的進程和速度將進一步加劇酒企間的“分化”;數字化,將從營銷到釀造、從經營到管理,“智慧工廠+數字營銷”將并駕齊驅。
趨勢五,新傳播。內容營銷得到關注,文化培育消費;圖文、漫畫、動漫等成為酒類品牌價值傳遞的主要平面載體;短視頻、視頻直播、直播帶貨成為酒類品牌創意傳播的新常態。
趨勢六,真年份。真年份將成為消費者的全新品質表達方式,F在內參15年、國臺10年/12年、金沙8年/6年等已經通過中國酒業協會的白酒年份酒認證;舍得老酒戰略、貴州醇真實年份酒成為白酒行業熱點。
趨勢七,重資產。從結構的角度看,中國酒業是不缺產能和儲能的,但是好酒是稀缺的。好酒不僅需要好釀造,更需要耗時間。醬酒將進入基于產能、儲能的規模競爭時代。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的規;、高投入、高產能、高儲能將進一步擠壓中小型濃香型酒企。
中國白酒新周期的三大商機
第一,名酒機會,銷售收入緩增長、經營利潤緩增長。茅臺、五糧液已經脫穎而出,茅臺更是一騎絕塵超越競爭。洋河省內的調整基本結束,省外的調整陸續開始,戰略核心短板是高端酒價值構建和產品品牌打造;瀘州老窖高速增長目標不會變,但需要竭盡全力;劍南春、汾酒、郎酒“濃清醬新三強”進入全國化布局收割期;古井貢酒價格上行受價值限制、全國擴張受價格限制,增長驅動力不強;水井坊、舍得、酒鬼酒次高端站穩,享受次高端市場擴容紅利;全興、沱牌名酒價值轉移。
第二,醬酒機會,銷售收入高增長、經營利潤高增長。800億元飛天茅臺+100億元系列酒,造就了茅臺股份公司的絕對第一市場地位;醬酒接近100億元的習酒、郎酒成為“醬酒雙雄”;醬酒超10億元的國臺、釣魚臺、金沙、珍酒是“醬酒四小龍”;武陵、金醬、安酒、黔酒1號等“醬酒新勢力”也值得關注。
第三,老酒機會,銷售收入緩增長、經營利潤高增長。老酒具有極強的產品價值,能夠有力的支持企業營收與利潤增長。近年來,舍得與貴州醇等酒企已經啟動相應的“老酒戰略”;眾多酒企進行真實年份酒認證;瓶貯老酒市場(買新酒、喝老酒)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這使得老酒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知,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