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白酒股午后進一步下行,洋河股份、口子窖、古井貢酒先后跌停,水井坊逼近跌停,貴州茅臺跌超7%。
然而,根據最近發布的財報,第三季度白酒行業漲勢喜人。著名白酒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幾乎都在50%以上,而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數據更為夸張。為什么股價和財報呈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業內人士分析今日白酒行業暴跌與三個因素相關:1.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文件;2.白酒消費稅的傳言;3.整個經濟下行的擔憂。
首先,最關鍵的原因無疑是于今日二度提交審議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
根據《草案》內容,原第33條修改為:國家采取宣傳教育、價格稅法等措施,提高控制吸煙成效,減少吸煙對公民健康的危害。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強化監督執法,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煙草制品包裝應當印制帶有說明吸煙危害的警示。國家加強對公民過量飲酒危害的宣傳教育。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對比一審稿,二審稿明顯加強了對煙酒的管控與宣傳,除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還特別加入了“國家加強對公民過量飲酒危害的宣傳教育”。
其次,是白酒消費稅的傳言。
長江證券食品劉顏團隊分析認為,當前市場對白酒消費稅的提升主要有兩類擔心:1.在其他稅負總體降低的情況下,政府會加大對煙草、白酒等高端消費品的征稅力度;2.未來白酒的消費稅征收環節會從當前的生產端向“生產端+流通端”轉變,從而抬升稅率。
然而,經歷2017年白酒消費稅調整新政,短期政策再度加碼的可能性不大,同時過去消費稅的政策調整是避免各種避稅措施,而當前白酒上市公司均已規范化,稅率均達到12%的理論稅率,未來政策繼續趨嚴對繳稅規范的上市公司影響不大;
而且,與國際對比的看,中國白酒消費稅率并不比國際低,同時從貢獻度上看,白酒消費稅占消費稅總體比例僅3%,稅率提升對總體稅負意義不大;
同時,當前中國消費稅在流通環節征收的主要代表性行業為煙草、珠寶等,但白酒流通的復雜性會大幅加大征稅難度,流通環節征稅條件依然不成熟。
最后一個原因就是消費下行的整體趨勢。當然這個原因在白酒堅挺時會有另一種解讀方式。
GPLP君在分析數據時,發現白酒股價跳水還與財報數據金玉其外,名不副實有關系。
茅臺在三季報中光鮮成績背后,是公司預收款和營業稅金的下降,其中預收賬款從年初70億下降到37億。作為業績調控的蓄水池,預收款下降說明其調節能力正在下降;
對于利潤增長,山西汾酒給出的解釋是產品提價、市場需求旺盛、產品結構優化、銷量增加。但季報表明,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并非全靠賣酒,還有部分由于購買了母公司汾酒集團持有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銷售公司股權,利益增加所致。部分經銷商表示庫存壓力加大,但是上游又在不斷擴能;
而酒鬼酒更被質疑財報造假,有媒體稱“酒鬼酒一方面靠機構買貨,一方面靠向經銷商壓貨”,同時產品存在價格倒掛,股票存在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