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以消費為主的眾多行業飽受沖擊,對于白酒行業而言,酒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當下,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狀況的好轉,各地也紛紛出臺政策拉動消費,依托于餐飲、宴會場景的白酒行業也正迎來復蘇時機。后疫情時代,白酒行業會有哪些特征,如何把握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白酒投資機遇?
5月19日下午,云上每經2020中國酒業資本在線沙龍暨中國酒業金樽獎發布活動舉行。活動上,華創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方振認為,疫情越早結束,白酒需求反彈就越大,當下白酒需求正在積極改善。后疫情時代,白酒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投資方面,建議布局具備估值安全邊際的長線價值龍頭。
白酒需求正在穩步改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3月,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169.26萬千升,同比下降15.87%,白酒銷售收入1442.02億元,同比下降5.67%,利潤437.75億元,同比增長7.46%。疫情之下,部分數據下滑尚在意料之中。
從已披露的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報也可一窺端倪。與2019年年報顯示的整體向好趨勢不同,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2020年一季度,除茅臺、五糧液等個別龍頭外,白酒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有所承壓。
方振表示,2020年一季度,疫情對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白酒影響較小,兩大龍頭實現兩位數的穩健增長,但在二線白酒這一塊,由于受到疫情下消費場景的沖擊,多數出現了一定程度下滑。
在方振看來,疫情對白酒的需求沖擊,是加速集中和分化的過程。“我們從各家酒企年報分析和2020經營規劃來看,在疫情當下,名酒龍頭保持經營理性務實,2015~2016年以來的白酒行業復蘇周期預計會得以平穩延續。”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進入二季度,方振認為,政府加快正常的消費促進,很多城市出臺了消費刺激政策,進入二季度以來,草根感受到白酒終端需求開始出現環比改善。從需求側分析來看,之前判斷二季度迎來需求改善和業績預期的拐點,現在如期來臨。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白酒產量降幅已經收窄,名酒終端價基本穩定。全國2020年3月白酒產量65.8萬千升,在終端價格方面,高端白酒價格已有企穩跡象。
對于后續白酒板塊的判斷,方振也給出了他的觀點。他認為,疫情越早結束,白酒需求反彈就越明朗,相關的政策支持也會帶來需求提振。“三季度預計會有明顯反彈”,因此應對越充足、準備越充分的酒企,在后疫情時代相信能夠更加積極地搶占市場。
白酒集中度將加速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幾千年酒文化形成的飲酒習慣,顯然不會因為一次“疫情”而改變。好的龍頭酒企的產品和品牌,根植于消費者內心,內聚于品質,傳播以文化。其產品已經和消費者建立起密切的認知和情感。
方振認為,疫情對于白酒需求的短期沖擊,改變不了行業自身穩定的競爭格局。而龍頭企業也擁有更強的“抗擊打”能力。
“龍頭酒企基于疫情這樣階段性的沖擊,借助自身的競爭優勢反而可以加快轉型升級,加快集中度的提升。同時也增強渠道的抗風險能力”。方振說。
在方振看來,從商業模式來看,以這次疫情為代表的需求端沖擊,猶如過去出現的經濟增速放緩,白酒總量的飽和等需求端的變化,復盤過去幾次需求沖擊,行業龍頭都能體現更強的應對能力,從而擴大它的份額。
“我認為,疫情也是檢驗和識別白酒行業賽道格局和龍頭競爭力的一個時機,我們之前對白酒也做了類似需求沖擊的復盤,其結果是將加速行業集中度提升”。方振表示。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白酒行業品牌還較分散,白酒行業集中度將明顯提升。品牌知名度高、產品質量好的白酒品牌將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市場將向優勢產區、優勢品牌和優勢企業集中,在“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優勝劣汰加劇”的行業競爭格局下,企業面臨的選擇是要么勝出活下來,要么被淘汰出局。
東吳證券發布研報指出,疫情過后,龍頭集中度有望繼續提升。白酒行業短期承壓,但疫情沖擊下行業內部加速洗牌,長期不改結構升級加頭部集中趨勢。
在白酒行業的投資建議上,方振指出,白酒行業周期依舊會持續,消費升級驅動行業加速集中。白酒是典型的借助疫情加速份額集中的板塊,以真實內在價值為錨,對于估值具備安全邊際或者估值合理的名酒龍頭,建議積極布局并長期持有。“從資金的層面而言,白酒也一直是海外資本持續戰略配置的重要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