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貴州茅臺股價在盤中再創歷史新高。截至當日收盤,貴州茅臺股價達收于1244元,漲幅3.71%,當日最高價達1249.5元,總市值達1.56萬億。事實上,無論是在零售終端的產品價格還是在資本市場,貴州茅臺都有著強勁表現。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線下終端市場發現,北京市場飛天茅臺終端流通價格較之年初的售價平均提高了100至300元不等。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今年年初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部分企業在業績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但這樣的變化并不會在一季度顯現,而是或將推遲至今年下半年。
業績:現金流遠超凈利
股價創新高的部分原因是貴州茅臺于4月21日晚間交出的2019年成績單。
根據貴州茅臺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854.30億元,同比增長16.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2.06億元,同比增長17.05%。另外,報告期內,貴州茅臺完成茅臺酒及系列酒基酒產量7.50萬噸,同比增長6.88%。同時,貴州茅臺實現總營業總收入888.54億元,同比增長15.10%。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452.11億元,較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2.06億元而言,高出超40億元。
另外,作為茅臺酒而言,2019年產量約為49922.71噸,同比增長0.51%;銷量約為34562.46噸,同比增長6.46%;實現營業收入約為758.02億元,同比增長15.75%。其他系列酒2019年產量約為25122.02噸,同比增長22.28%;銷量約為30082.84噸,同比增長1.04%;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5.42億元,同比增長18.14%。其中,根據公告顯示,茅臺王子酒完成銷售收入37.80億元,繼續保持公司產品第二大單品地位,賴茅酒、漢醬酒為10億元級單品。
對此,光大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19年公司順利實現年初定制的14%收入增長目標,同時2019年末預收賬款達到137.4億元,同比小幅增加1.63 億,增長質量亦有保證。與此同時,研報中還指出,2019年第四季度的利潤增速略有波動,主要是銷售費用率在上年同期較低基數上有所提升以及當期的銷售稅金確認的影響,符合正常的經營節奏。
市場:價格高居不下
在業績表現以及資本市場受到關注的同時,記者進一步探究貴州茅臺在終端市場的表現。通過走訪調查西城部分煙酒店,記者發現北京市場飛天茅臺終端流通價格較之年初的售價平均提高了100至300元不等。
隨著疫情逐漸得以控制,記者近日對部分終端煙酒店對茅臺價格進一步進行走訪。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較之于今年2月疫情集中爆發期間飛天茅臺市場流通價格而言,目前價格略有上升。
在西城附近的煙酒店內,記者以有意購買茅臺產品為由咨詢店員獲知,目前飛天茅臺售價為2400元,如不開發票可以售2350元每瓶。除此,記者還走訪了月壇以及阜成門附近的煙酒店均發現,目前飛天茅臺終端流通價格均在2300元至2500元不等,且大部分煙酒店并沒有優惠。
雖然,以目前產品終端流通價格來看,并不及去年,但相較之今年年初而言,已有所改善。
隨著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國內部分終端市場出現部分停滯顯現,因此導致飛天茅臺市場流通價格有所下降,今年春節前期,記者同樣走訪了北京部分線下終端發現,飛天茅臺市場流通價格處于2100至2300元左右。其中,黃牛出售價格為2300元。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部分原因在于部分經銷商受到疫情影響,現金流承壓所致;而另一部分原因則在于,受到消費習慣影響。
對此,中原基金董事、執行合伙人晉育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長遠發展來看,飛天茅臺價格還將會繼續呈現上漲態勢,而根據茅臺公布的產能擴張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以后將會得以好轉,屆時茅臺酒的供應量將達到6萬噸以上。
在此次年報中,記者也發現,目前在建產能有“十三五”中華片區茅臺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計劃投資金額約為35.59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約8.03億元;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及配套設施項目計劃投資金額約為83.84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約6.51億元。隨著產能不斷擴建,預計未來飛天茅臺市場價格將得到進一步控制。
對于產能問題,記者也采訪到親近茅臺醬香酒品牌的消息人士獲知,今年茅臺醬香酒產量約為3萬噸左右,相比于去年同期呈現小幅度下降趨勢。
行業:疫情影響或將推遲
事實上,隨著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部分終端市場出現停滯狀態。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行業內便有聲音指出,疫情將影響白酒企業一季度業績。
然而,晉育鋒卻指出,疫情對于企業一季度影響實際上并不大,眾所周知,經銷商備貨以及打款均在12月以及元月,因此一季度并不會有較多回款,因此一季度企業并不存在太大壓力,反而目前壓力主要集中于經銷商、二批商以及終端層面。
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白酒企業一般均為提前打款,此后再進行發貨,因此一季度并不會受到影響。反而,影響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內出現,由于經銷商在現金流方面承壓,導致了下半年預定產品受到限制,從而出現減少訂貨量等現象,屆時或將出現“行業疫情后遺癥”。而作為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品牌而言,整體影響相對會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疫情中,高端白酒品牌由于抗周期以及抗風險的能力較強,因此也收到較小影響。隨著疫情結束,產品所具有的禮品屬性以及投資屬性,都會繼續發揮作用。對此,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指出,高端產品在此次疫情中受影響較小。另外,由于高端白酒消費均多為禮品、商務、婚宴等剛需性消費,因此高端品牌消費僅為暫時抑制,隨著疫情的控制,會得到較快恢復。
然而,隨著疫情逐步得以控制,終端市場也呈現出回暖態勢。開源證券在研報中顯示,根據來自于美味不用等、嘩啦啦等數據統計平臺顯示,截止4月1日統計范圍內的全國餐飲營業門店數量已恢復至正常的6-7成水平,預計2020年4-5月全國餐飲基本應可恢復 2019年同期水平。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終端逐漸恢復之后,白酒市場或將迎來今年的小高潮。然而,所謂的報復性消費,或將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