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場運營,以前有位前輩曾經開玩笑道:做市場其實很簡單,就是開發產品、找經銷商,做陳列促銷。早年間,大多數酒企的市場運營其實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做的。在增量競爭時代,由于市場粗放式擴張,各種產品在市場上都能有所收貨。發展是掩飾壓制一切問題的最有效手段,大到國家,小到企業,無不如是。但是當企業無法保持高速發展,市場也進入存量競爭時代,那么就有很多問題難以壓制,這其中,新老產品之爭是一個十分致命且難以調和的問題。
中國白酒企業,上到茅臺,下到貼牌,無不存在新老品爭斗的情況。只不過,有的企業能夠緩和,有的企業難以緩解。對于企業新老產品,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則有三個基本原因。
一是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規律作用,出現新老替代。
二是企業適應市場發展不同階段,需要進行策略性產品開發。
三是企業領導層的策略決定。對于企業尤其是很多中小酒企來說,理想狀態是老品進入消亡階段后,新品能夠快速補充老品的市場空缺。
但是從目前的市場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企業的新老品銜接沒有遵守既定規律,反而出現了“老不老,新不新”的市場問題。
一、目前企業新老產品之爭三大原因
一、對于企業來說,產品矩陣應遵守最優原則,而非最多原則。從市場規律來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徹底壟斷市場。以快消行業為例,可口可樂曾經以為世界上沒有對手可以威脅到自己,但是卻出現了百事。而在中國白酒行業,白酒的特殊性又導致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高端難以下沉,低端難以上沿。低端、百元檔、次高端、千元檔之間的壁壘分明,企業有開發各類產品的能力,但是卻不代表市場有接受的必要。這一點,很多企業卻看的并不清楚。
二、對于每一個企業來說,新老品的區分標準其實是不同的,簡單的以產品開發時間先后順序作為區分標準,往往過于片面。有的企業可能老品尚在熱賣,新品已經悄然消失。此時新老區隔就沒有意義。但是對于任何一家有志于長遠立足于白酒市場的企業來說,準確靈活的區分新老產品,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聚焦資源,投放新品,而是讓新老產品各安其位,發揮最大價值。新老產品區分標準我認為需要堅持三大長短原則,第一是存活周期長短原則,一款產品,在市場生存的長短必然決定其有新變老的速度。第二是盈利周期長短原則,產品盈利周期長短會決定其成為新老產品的時間。第三便是資源投入周期長短原則,產品需要投入的資源長短決定其本質的新老。
三、對于企業來說,內耗是十分可怕的,如同《紅樓夢》里探春在抄檢大觀園時說的一番話:“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從近十年來很多日落西山的企業案例來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產品內斗卻是關鍵之一。那么新老產品在爭斗什么呢。我認為,產品之間爭奪的最核心便是背后的資源之爭。大部分企業的資源畢竟有限,在具體投入上面,以產品為載體開展的資源爭斗才是關鍵。圍繞資源多少延伸的市場、組織、品牌、渠道、消費者等多元爭執貫穿企業發展始終。可以說,國家間爭執永不停息,企業間爭執也不會消失,企業內部新老產品也是如此。
二、企業新老產品之爭如何看待
凡事均有兩面性,我們也需要客觀看待企業的新老產品之爭。
一方面,企業新老產品自相內斗,如不控制,會造成資源虛耗,互相牽制,反而給競爭對手可趁之機。這一點,已經有無數企業用血淋淋的事實教訓了我們。
但另一方面,新老產品在合理競爭范圍內,一者可以開疆拓土,另一者可以鞏固底盤,配合恰當,則能發揮1+1>2的作用。這一點,毛鋪苦蕎的成功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三、企業新老產品之爭如何解決
對于企業來說,很難完全解決新老產品爭斗問題。但是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平衡新老產品之間爭斗。毛主席曾經說過“斗而不破”。我認為,這可以作為企業對待新老產品之爭的核心指導思想。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平衡新老產品之間的斗爭?
首先是定位的平衡。每一款新品與老品,企業都要賦予其清晰的戰略定位。主力與輔助,面子與里子,長久與短暫,不同的地位決定了每一個產品的發展路程。
其次是貢獻的平衡。新老產品不同階段對企業貢獻不同,這種不同不僅體現在銷售層面,也體現在市場影響層面。不僅體現在現階段,也會體現在下階段。企業要做的,就是理清新老產品每一階段的不同貢獻,根據不同的貢獻價值進行資源的細分投入,避免一刀切造成的片面結果。
最后也是最關鍵,是替代的平衡。之所以很多企業新老品爭斗加劇,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新品開發頻率過快,老品消亡周期太長。新老品更替不及時造成了企業新老品矩陣冗雜。
新陳代謝是自然界的法則,同樣也適用于企業。對于企業來說,沒有永遠的新品與老品。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新老品之間正如陰陽兩極,不是絕對涇渭分明,企業根據市場發展需要,新品可以變成老品,老品也可以再激活成為新品。所謂運用之妙,神存乎于心,神而明之。在市場競爭白熱化的階段,新品培育的難度倍增。企業應該慎重對待每一款產品,無論是培育新品,還是激活老品,都要綜合考慮,做到有的放矢,畢竟,試錯的成本已經增加。(原標題:評論|擺不正新老產品的位置,酒企的新品推廣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