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當前的問題是中國各個行業都面臨的普遍問題,而不是白酒行業獨有的。因為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總量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那就是傳統行業都是供大于求的市場局面,傳統行業都進入了成熟期,增速放緩是普遍的,企業增長由“水漲船高式”的擴容性增長,轉變為拼搶競爭式的擠壓性增長。
當前,就問題說問題對廠商已無任何益處,只會讓一部分企業喪失雄心,錯失彎道超車的戰略機遇,讓一部分企業找到自我安慰的理由。這個時候,廠商需要的不是“天氣預報”而是應對“天氣變化的方法”。
任何時候,問題都是普遍存在的,黃金十年沒有問題嗎?快速增長過程中的問題不比未來的少。
黃金十年,也有萎縮,甚至倒閉關門的酒企也不是小數。低增長的成熟期,也一定會有逆勢增長,上演彎道超車的黑馬型企業。
再肥的草地上也都會有瘦馬。
我用自己的一個親身感悟,做進一步的詮釋。
十幾年前,我和朋友在內蒙古一個草原上騎馬比賽。為了增加娛樂的競技性。我們在騎馬之前定了一個游戲規則,就是每10個人為一組,每組跑得最慢的那一位負責為晚餐和餐后娛樂買單。
比賽的結果是我騎馬跑得最慢。喪氣之余,我發現自己騎的馬又小又瘦,朋友們的馬則都膘肥體壯。我就找馬場的老板理論。老板一肚子委屈地說:“這些馬都是吃一樣的草,干一樣的活。就他長得瘦,我又沒有虐待他,就他瘦,我也沒有辦法?”
晚宴上,我們在嬉笑之余的感悟就是:“再肥的草地上也會有瘦馬”。
“會哭的孩子沒奶吃”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因為市場經濟不同情眼淚。就像我們經常戲言一樣,市場經濟不同情眼淚,只要是補貼的行業都是做不起來的弱勢行業。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對于任何企業而言,以問題思維為導向就會有看不完的問題,就會陷入問題堆里無法自拔。發展是永恒的主題,問題只是發展中的調味料,沒有問題就會讓企業的經營與發展變得索然無味。
以問題為導向的思維,不僅是一種片面的思維,更重要的是會讓企業喪失機會的眼光,沒有了機會的眼光,前途只能是一片黑暗。
因此,問題是強者的加油站,是弱者的“茴香豆”。
任何時候問題和機會都是并存的,只是需要我們辯證的思維。那么,為什么大多數企業陷入了問題思維呢?
一是在行業發展周期轉變的轉軌期,對行業下一個發展周期的特征缺少前瞻性的把握,不知道未來行業的運行軌跡與特點。
一位哲人說,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得到,也不是失去,而是選擇。而比選擇更痛苦的一件事就是不知道如何選擇,迷失了方向。
二是缺少產業遠見,不能與時俱進。我們應該感恩白酒行業過去的機遇,而不是憎恨未來。因為未來是過去的積累。如果具有產業遠見的戰略眼光,我們的決策就不會缺少對機會的把握。
三是活在別人的世界里。現在社會,信息高度發達。每個人都脫離了“無知”的狀態,被大量的信息包圍。互聯網時代的最大好處是信息量大,而最大的壞處也是信息量太大,因為信息量大,一方面導致我們只關注了外界而忽視了自身。
我們應該明白,別人的問題也許恰恰正是我們的機會,因為贏從來都不是在起點而是在轉折點。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缺少專注。一位著名的社會學家曾經說過,互聯網時代,考驗企業和個人能力的不是信息量,而是對自身的專注與思考。
著名的競爭戰略專家波特先生說過,成功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發現了機會。
個人認為,這句話對于我們當前的酒企是最有思考和借鑒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