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質監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貴州白酒質量發展情況,據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貴州白酒以全國3.3%的產量、9.4%的銷售收入,實現了全國32.5%的利潤總額、19%的稅金總額。貴州白酒業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與堅守工匠精神、注重質量第一、追求品質卓越密不可分。
據介紹,貴州省委、省政府為進一步促進貴州白酒業的可持續發展,出臺關于促進貴州白酒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召開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通過充分運用標準化、認證、檢驗檢測、地理標志保護等質量措施,提升“貴州白酒”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2011年,貴州主導編制的國家標準《醬香型白酒》(GB/T 26760-2011),被貴州、四川、湖南、山東、廣東等地400多家企業采用,該標準同時被作為全國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證依據,為第三方檢測技術機構提供了檢驗和判定的依據,被檢測機構廣泛采用。在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方面也取得佳績,貴州相繼發布了貴州白酒地方標準25項,發布了我國首個酒類團體標準、貴州首個行業團體標準——《仁懷大曲醬香酒技術標準體系》,為促進仁懷醬香酒產業提質增效轉型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制定和運用標準能提高生產效率,引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進步,贏得市場話語權,而在認證方面,貴州白酒也一直在努力。據了解,貴州白酒堅持純糧釀造,該省知名白酒企業都堅持使用經過有機認證的高粱、小麥。統計數據顯示,該省經過認證的有機高粱、小麥種植面積達7.4萬余公頃,產量28.7萬噸。貴州茅臺酒廠是中國第一個獲得有機認證的白酒生產企業,也是國內有機白酒產業的領頭羊,有機白酒認證產量和產值均列全國第一。
為確保白酒品質,貴州省在白酒企業自身加強檢驗檢測的同時,積極增強能力建設,現已建成的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監督檢驗中心,擁有貴州省內最先進的酒類實驗室、轉基因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感官品評實驗室,具備1400余項檢測能力,覆蓋酒類及加工食品所有大類,在各級監督抽查、風險監測、質量安全事件應對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已成為貴州白酒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科技護航者。
一直以來,提到貴州白酒,除了“國酒茅臺”似乎難有叫得響的品牌。事實上,為彰顯黔酒特色,貴州積極實施地理標志保護,目前已有貴州茅臺酒、黃果樹窖酒、惠水黑糯米酒、金沙回沙酒、習酒、鴨溪窖酒等6個酒類產品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公告保護。與此同時,作為白酒生產大省,貴州在大力鞏固和提升“國酒茅臺”品牌地位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快各個層次的品牌建設。如今,已形成了以“國酒茅臺”為旗艦,習酒、董酒、安酒等一大批品質過硬、口碑良好的名牌產品為梯隊,醬香型、董香型、濃香型及其他香型共存,高中低檔產品并舉的貴州白酒發展新格局。目前,除“國酒茅臺”外,有效期內的貴州名牌白酒共有27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貴州省醬香型白酒生產區的仁懷市,獲質檢總局批準為“全國醬香型白酒釀造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這是貴州省首個獲得質檢總局批準命名的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該示范區的品牌價值評估達721.91億元,在119個國家級品牌創建示范區中排名制造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