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五”漲價:
進入8月以來,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酒不斷釋放出漲價信息,茅臺召開內部會議決定,2015年合同量在10噸以上的經銷商及專賣店,從8月17日起,52度飛天茅臺酒流通環節批發價格不得低于850元/瓶銷售;與此同期間,五糧液在8月3日上調50元五糧液出廠價后,再次對一批價格進行管理,嚴格要求:批發價不得低于659元/瓶!
二、社會媒體聲音評價-陰謀論與騎墻論!
隨著茅臺、五糧液的相繼漲價,一時間金融媒體、大眾生活媒體以及大眾財經媒體紛紛發表自己的聲音,一時間“白酒行業復蘇論、陰謀論與騎墻論”不絕于耳;顯然,這三種聲音各自具有不同的意圖傾向和表達特征。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這三類媒體雖然都有各自的專業領域,都有一定的群體代表屬性,但是,都不屬于專業的酒類垂直媒體,都缺乏對酒業的深度、持續觀察和分析,所表達的觀點,要么是非顛倒,要么模棱兩可。
然后,是這三類媒體的屬性特征和表達意圖分析;其中金融媒體所表達的目的企圖最為明顯,金融媒體幾乎異口同聲的對此次“茅五漲價”表示看好,并預示白酒板塊兒將會進入利好性上漲階段。稍加分析便可得知,金融媒體代表的是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的利益,他們需要不斷的釋放利好信息,以吸引更多的散戶和機構購買股票,增加上市公司市值,從而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上市參與上市交易,或者,吸引更多更多散戶加倉,為機構撤離吸引接手者;因此,金融媒體對此次“茅五漲價”的齊聲利好性報道,顯而易見這里面有深層次的組織企圖,甚至可以說這里面預埋了很多不可見人的陰謀!大眾生活媒體的主要目標消費群體是日常大眾,其媒體定位更傾向于維護大眾群體消費利益,但是由于其自身的非專業屬性和廣泛的大眾消費群體特征,他們深知消費者對白酒的消費意愿沒有增加,同時,白酒的消費場景、消費用途也沒有實現明顯的創新性發展,因此,他們自然就會歸結到“陰謀論”-廠家提價,是忽悠經銷商囤貨的手段,是拉升價格空間,通過促銷活動忽悠消費者購買!因此,大眾媒體更多持觀望態度。作為具有一定大眾財經研究基礎的搜狐等弱財經媒體,其消費群體主要圍繞初級財經用戶需求,因此其財經研究團隊實力也相對較弱,在面對一些“是非”觀點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為了避免“是非”選擇失誤,因此在一些是非觀點表達時,也嘗嘗具有騎墻的特征!在關于茅臺、五糧液漲價意義表達方面,面對“左右選擇”時,也表現的力不從心、騎墻表態,一方面,強調白酒復蘇的共識特征,另一方面,擺明“高端白酒漲價,引領酒業復蘇,為時尚早”的姿態!
總之,金融媒體、大眾生活媒體、大眾財經媒體,由于其群體代表屬性特征以及專業研究能力有限,在解讀茅臺、五糧液漲價現象時存在明顯的商業企圖特征和專業力不足特點。因此,這些媒體的“茅五”解讀,要么會有錯誤導向、要么沒有明顯的商業價值。
三、血腥的真相和白酒產業復蘇判斷標準:
(一)、“茅五”漲價的真相:
1、優勢白酒企業量價上揚,并非行業回暖而是更殘酷、更血腥的“存亡之爭”時刻到來!
“茅五”等優勢白酒企業近期表現量價上揚,這并非預示行業回暖,而是宣布行業進入到了更為殘酷、更為血腥的“存亡之爭”階段!
雖然今年上半年部分白酒企業諸如“茅五”之類銷售業績和產品價格出現了雙雙上揚的現象,但是,這不能代表行業整體出現了回暖!
首先,“茅五”銷量增長只是白酒產業的個別現象,主要局限在個別優勢企業當中,與其說部分優勢酒企的銷售業績上揚代表了行業的回暖,倒不如說具有特定市場優勢基礎的白酒企業經過內部調整已經適應了總量下滑的酒業銷售環境,在這一環境中他們通過優勢聚焦對弱勢企業實現了摧枯拉朽式的打擊,在這種“零和競爭”中“茅五”等企業自身實現了優勢增長!
第二,在行業逆勢期,茅臺、五糧液紛紛采取逆勢漲價策略,一方面有企業自身的深層企圖,另一方面,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大量中小型酒企的萎縮和停業!
第三,“茅五漲價”是行業回暖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具有“特定”導向意義的必然條件!
總之,“茅五漲價”以及個別酒企的量價齊升,其實,說明的不是樂觀的行業回暖,更多是宣告了白酒產業進入了殘酷并血腥的“競爭式增長時期”,從此以后白酒產業再也沒有“快速增長”與“緩慢增長”并存的和諧環境了,酒業正在快步進入“存亡發展”階段!
2、“勢差能+定位”-茅五銷量提升的根基!
飛天茅臺等優勢白酒在各自的價值細分市場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茅臺酒,由于與新中國的緊密關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共和國的福運之酒,是軍人的戰斗力之酒!
建國后,茅臺攜“國運”勢差能,早期主要是政府用酒、軍隊用酒,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茅臺供給進一步擴大,為了處理好產能擴大和市場發展之間的矛盾,茅臺酒市場延伸到了國有企業和政商務用酒行列,并在該領域與五糧液、國窖1573等優勢品牌展開了充分競爭!茅臺利用其“國運勢差能”+“國酒”定位,其它白酒通過“價格段勢差能”+價值型定位,滿足了不同場景下政商勾兌發展的面子需求。在那段時期,酒人找到了“價格段”工具,高端白酒取得了超常規發展。
隨著,“習李新政”反腐工作的深入開展,飛天茅臺率先降低產品銷售價格,重新定位為價值型消費用酒,通過國酒的品牌勢能優勢和定位再認知優勢,茅臺在價值型白酒細分市場形成了絕對勢差能,并在競爭中獲得了逆勢增長!在茅臺價值型用酒再定位的擠壓下,五糧液、國窖1573以及各區域性白酒品牌的超高端產品都出現了快速下滑,甚至部分產品出現了止銷現象!
與此同時,白牛二、老村長、衡水老白干等在各自的細分領域,構建了“勢差”能+價值定位的企業,也出現了不同層次的逆勢增長!
在這期間還伴隨著大批量的小型白酒企業,由于缺失“勢能差+價值定位”而導致的關門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