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玻璃、原紙、瓶蓋等原材料開始大面積漲價,漲幅有已高達50%,同期又出臺“史上最嚴限超令”致使運輸成本急劇提升,業內人士當時就聲稱包材成本的明顯提升猶如“扼住”了對價格更為敏感的低檔酒的咽喉。
如今半年過去,原紙已從去年3500元/噸漲到目前的6800元/噸,包材漲價余威不減下,直面沖擊的低檔酒能否還像去年樣表示能“抗住”?去年沒有跟風漲價的酒企內心開始“慌了”,但低檔酒漲價面臨諸多現實的挑戰或將造成新一輪洗牌。
原材料漲價半年,低檔酒都如何應對?
原材料大面積漲價已有半年,這期間低檔酒都是如何應對的?
01主動借勢漲價
今年以來,很多酒企就開始發文調價,口徑均是:由于包材、物流等成本的上漲。顯然,小郎酒、毛鋪苦蕎等暢銷小酒的提價不止是應對原材料成本上升,還有企業戰略考慮在里面。
除了上述酒企,牛欄山、紅星的部分產品也有小幅度的調價。安徽某經銷商就透露,“類似紅星這樣的品牌,光瓶酒如果不漲的話,運輸費和材料費都漲了,廠家也承受不了。”
不過也有經銷商表示,“牛欄山、紅星每年都會挑選一些產品做幾個點的提升。顯然,這既可以看成應對也可以說是借勢;畢竟合理調價能調劑經銷商的利潤和保持品牌活力。”
02“被迫”調價應對
糖酒快訊調查了解到:在湖北一家酒企產品主要定位在30元以內,去年他們的并沒有提價打算,但包材一直漲,超出了他們的成本控制范圍,今年4月他們的產品已經全線提價。
顯然,諸如上述低檔酒品牌因原材料成本大幅度提升而“被迫”漲價的案例也存在。
對此,湖南某小酒操盤手就分析說,“這些品牌力較弱的低檔酒其實是不愿意動價格的,因為終端消費者對幾十塊以內的產品價格非常敏感,搞不好就會失去消費者。”
03不敢漲價的從相關環節降低成本
“不敢漲價!”一款在安徽市場定位15元的光瓶酒運營很無奈。
“我們當然受到了影響,但是在區域市場里,消費者對終端價格比較敏感,如果漲價,不利于市場競爭。”安徽某酒企負責人也表示。
雖然很多酒企選擇了漲價這一條路,不過有的低端酒不敢貿然漲價,而是選擇了其他的方式來平衡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負荷。
“從企業的角度肯定是想辦法降成本。”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如原紙從去年的3500/噸漲價到目前6800元,看似紙張漲了一倍,但是經過物料供應公司也只能先通過自己壓縮成本和減少員工消化一部分漲價壓力,傳遞到酒廠表現出來只有20-50%的漲幅;對于光瓶酒來說,他們只需要外箱包裝,可以通過降低紙張質量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一位酒企無聊供應商透露說。
04采購、管理“精細化”
而對于低檔盒裝來說,包材漲價帶來的影響比較大,依靠小幅度提價來平衡成本上升外,還可以開發新的供應商。
“包材的價格不斷上漲,我們四處尋找新的供應商,打算找一個相對來說包材更便宜,交貨時間更短的。”一酒企負責人表示現在包材不僅漲價了,而且交貨周期也延長了,新的供貨商會因為為了抓住新的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稍微優惠的價格。
四川某酒企負責人透露,他們主要是根據市場情況調整銷售費用和人員費用支出來平衡成本增加。在他看來,成本上升對于品牌未來發展的影響可能是次要的,更多的還是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的綜合實力,因為目前的包材成本上升還不足以影響到品牌的生存,這些費用都可以內部調劑。“低端酒競爭激烈,漲價可能失去市場,寧愿讓自己少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