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盛夏的到來,鮮食葡萄也陸續成熟。細心的朋友發現,不少葡萄的表面覆蓋著一層白白的霜狀物。對于該怎樣處理這些“白霜”,不少人犯起了難,甚至還有人說:“葡萄上的白霜是農藥的殘留,吃了會中毒!”
那么,這些“白霜”究竟是什么?到底能不能吃?吃下后又對我們有沒有害處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葡萄表面的“白霜”究竟是什么?
這種白霜既不是農藥殘留,也不是人工噴涂的產物,而是葡萄果實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自身分泌的蠟質,附著在葡萄果皮上,形成了一層類似“白霜”的東西,但學名其實是“果粉”。
其成分主要是一種叫齊墩果酸的物質,除此之外,“白霜”中還含有一些醇和酯類物質,另外還有環狀化合物及甾醇類化合物等。
葡萄表面的“白霜”有何作用?
這層“白霜”可以有效地防止果實水分蒸發,從而防止果實采摘后快速失水皺縮,對植物適應干旱環境有著積極作用,且有助于植物抵抗紫外輻射。
同時,這層“白霜”可以避免葡萄表面形成過于濕潤的環境,抵御病菌的侵染。
食用葡萄上的“白霜”,對健康有害嗎?
齊墩果酸并不會危害人體的健康,甚至還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和生物活性,在臨床上用于治療肝炎也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不過,雖然從一定程度上說,葡萄表面帶白霜反而是新鮮的標志,而且現在種植中大多采用套袋的方式,但也不能避免一些農戶會對葡萄噴灑低濃度的殺菌農藥。
具體的區分方法是,正常的“白霜”分布自然均勻,并不覆蓋葡萄表皮本身的顏色,讓葡萄看起來會更加漂亮。而如果是藥劑“白霜”,則外觀分布不均勻(刮蹭除外),其中一般還會有殘留下來的暗藍色的施藥痕跡。
“白霜”可以用清水洗干凈嗎?
不過,這些“白霜”的組成物質大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等有機溶劑。因此,簡單的清水沖洗并不能洗去這些物質,也讓想要洗掉葡萄“白霜”的朋友屢屢抓狂!
不過,葡萄買回來當然不能不洗,至少要洗掉附著在上面的灰塵和雜質才能食用。如果確定是葡萄自身的白霜,就更不用太過擔心了,畢竟,“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人還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