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的Domaine可以擁有眾多的微氣候(風土獨一無二的葡萄園,比如DRC的Montrachet、Corton, La Tache等)。部分勃艮第的著名酒莊,諸如Louis Jadot、Bouchard或者Joseph Drouhin,經營著幾乎所有村莊的葡萄酒!
勃艮第的風土邏輯以及百態千姿的微氣候表現,是與波爾多強調的地理獨一性相悖的,自然帶著強烈波爾多印記的Château的概念在這里很難成立。這也是為什么,那些了解勃艮第的葡萄酒愛好者,往往會更多地通過風土去選擇他們各自喜歡的風格與口味,而不僅僅關心Domaine的名字。
有意思的是,我們依舊可以在勃艮第找到一些所謂的Château的影子,比如Château de La Tour,Château de Chamirey,Château de Meursault, Château de Pommard等,但是Château的概念在它們身上已經表現得與波爾多的“兄妹”大相徑庭……
一句話總結:一個Château,一種風格,一個Domaine,多種風土。
Maison,多種產業模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Château與Domaine,法國葡萄酒還有一種常見的生產單位——Maison。
先說說勃艮第的Maison,使用Domaine命名的勃艮第酒,往往只能使用自家種植的葡萄;而使用Maison命名的勃艮第酒,則可以購買其他酒農的葡萄進行釀造。
在勃艮第不乏同時擁有Domaine以及Maison命名的酒莊,例如Maison Louis Latour。但其中也有一些酒莊不在酒標上標注Domaine和Maison,而是利用膠帽的顏色來區分,例如大名鼎鼎的紅頭Leroy和白頭Leroy。
當你看到Domaine、Maison一齊出現在同家名下時,不要慌張地去辨識真偽,這只是用于釀造的葡萄來源渠道不同而已!另外,Maison在法語里的意思是:家、住宅、世家。用它來命名的葡萄酒,大部分是家族經營的,而且通常有著精美的家族史,是一個由家庭種植葡萄并由家庭經營的葡萄酒生產單位。
而當Maison出現的香檳的酒標上時,又是另一個故事版本:從香檳的生產商類型來劃分,可以歸結出3大類:
大酒商(Maison)
釀酒合作社(Coopérative)
酒農(Vigneron)
其中以Maison身份來經營的香檳廠商相對而言綜合實力都更為強大,例如艾雅拉(Maison Ayala)、巴黎之花(Maison Perrier-Jouët)以及德茨(Maison Deutz)。
總的說來,不論是Château、Domaine還是Maison都是一個兼具一定實力與規模的葡萄酒釀造商,雖然構建形式各有不同,也都帶有非常明顯的地域屬性,但在葡萄酒品質上卻無絕對的優劣之分。在口味與風格面前,這些酒標上的術語故事,或許更適合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