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糟,按照國家推薦標準GB/T 15109-2008《白酒工業術語》和貴州省地方標準DB52-T866-2014《醬香型白酒工業用術語》的術語和定義的規定,丟糟(spent grains)亦稱廢糟,是指出窖糟經蒸餾取酒后,不再用于釀酒發酵的物料。
在貴州白酒產量不斷上升的同時,酒糟也大量產生,按平均 2.5噸酒糟/噸白酒(干基)計,年產100萬千升白酒將產生250萬噸酒糟/年。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仁懷產生的丟糟大概有120萬噸,2015年產生的丟糟大概有150萬噸。仁懷處理丟糟的主要問題在于,每年的重陽節前后,制酒企業將在20天內把所有的酒糟拋掉,致使丟糟的收集季節性很強,堆積占地大,不易集中處理;更為重要的是為保護環境,仁懷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政策出臺強制性管理條例,不允許企業隨意排放工業“三廢”,處理不當將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近5年來,國內外對酒糟資源的最新綜合研究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利用酒糟生產化工產品;生產酒糟飼料;培養食用菌;提取高附加值產品;制生物有機肥;酒糟再生能源;釀造食醋;發酵生產有機酸;發酵生產木糖醇;制備活性炭;酒糟菌種研究等。利用丟糟之前,我們應了解仁懷當地丟糟的原料組分及其理化指標。其中,仁懷某企業丟糟的檢測結果如下:
表1 仁懷某醬香型白酒企業丟糟的理化檢測結果(堿度以CaCO3計)
以往,仁懷主要利用丟糟,再加工成飼料,銷往養殖廠;再加工為有機肥,回歸農業;再生為綠色能源,發電產氣等。丟糟的單一利用并不可取,仁懷可組建白酒產業-農業-科研一體化體系,形成產業鏈條,積極推廣近5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才能充分消化掉數量龐大的丟糟,轉化更多的經濟財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