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進口葡萄酒,但是記者走訪時發現,很多人在購買進口葡萄酒時一頭霧水,有時只根據價格或包裝來判定產品的好壞。購買進口葡萄酒前,有哪些事項需要了解?近期記者采訪業內人士得到了一些建議。
怎樣才能買到一瓶性價比高的進口葡萄酒,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首先要打破產地迷信。“很多人提起進口葡萄酒,只知道法國的最好。”業內人士說,購買進口葡萄酒,原產地的確是重要的一項標準,但是如果對葡萄酒不是特別熟悉,也不要一味在酒的“血統”上鉆牛角尖兒。
其實,除了法國,美國、澳大利亞、智利、南非這些國家在葡萄酒的創新上不斷嘗試,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壓縮成本,也出產了很多又好又便宜的葡萄酒。
業內人士說,進口葡萄酒的生產在不斷發展,就像以前多是橡木塞,現在我們經常能見到像礦泉水一樣方便易飲的螺旋蓋葡萄酒,也能夠在超市買到不足100元一瓶的超值進口葡萄酒。“在實惠的價格區間內,例如200元以內,智利、南非等國家都有品質非常好的酒。”業內人士說,大家可以多嘗試各個國家的酒,然后根據喜好進行選擇。
據業內人士介紹,從品種上來說,很多消費者只知道有紅葡萄酒,卻忽視了桃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存在,目前很多消費者只知道選購紅葡萄酒,比例非常不均衡。對葡萄酒有興趣的消費者,不妨多嘗試各品種的葡萄酒。
此外,要學會看葡萄酒的級別。法國葡萄酒質量分為四級,最高級是法定產區原產地質量控制命名酒aoc,第二級是優良地區的優質酒vdqs,第三級是地區餐酒vdp,第四級是日常餐酒vdt。一般來說,一級酒肯定要好過其他級別的酒,但在第四級中,也有很優秀的產品,不妨買來嘗試一下。
業內人士強調,購買進口葡萄酒時,要對瓶內物和瓶外包裝進行仔細觀察,可以對著光源倒立酒瓶,觀察是否有沉淀物,假如有絲狀、絮狀沉淀物,表明酒質存在問題。但是需要強調的是,經過一年以上存儲的紅葡萄酒,出現少量的結晶狀沉淀,屬于正常現象,這是葡萄酒中天然的色素、單寧沉淀,不影響飲用。
從進口葡萄酒瓶外包裝觀察,也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酒標是否有污損;背標信息是否完整,應當標注原料、含量、產品類型、廠名、地址等信息;進口葡萄酒必須有中文標簽,僅有外文標注的葡萄酒來源不可靠。
業內人士提醒,飲用葡萄酒一定要適量,葡萄酒應該慢慢品嘗才能體會到佳釀的美妙,這種品酒方式與葡萄酒的健康主張不謀而合。慢飲細品可以讓其中一部分酒精從呼吸系統散發出去,從而減少直接進入身體的酒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