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比方:鄰居有個孩子明明,在幾歲的時候被人抱養,在新家里改了名字天天,天天漸漸長大,出落得一表人才。孩子孝順,找回原來的家,親娘呼喚著“明明”,潸然淚下。但孩子卻已經感受不到明明在親娘眼中的份量了。而新家里,也只認這孩子叫天天。至于明明,甚至連記憶里的符號都不是了。
在葡萄酒的世界里也有這樣一個孩子,看吧:Syrah/Shiraz,在法國的隆河,她叫Syrah(希哈),而在澳大利亞,她叫Shiraz(西拉子),自從這個品種從法國遠遷澳大利亞,她就開始叫Shiraz了。在澳大利亞人眼里,這個Shiraz跟Syrah已經一點關系都沒有了。盡管她們同是一個品種,就好比明明與天天,明明是一個人,但是,在新家眼里,天天再也不是那個明明了。。。。這種比較也許會有些傷感,但是對于葡萄酒來說,卻給人以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西拉子發芽比較晚,但是是一個早熟的品種。中號的果實,串比較緊湊,屬于中等的產量。所以,有時候,西拉子容易整串感染霉菌。西拉子要想成熟,需要足夠的陽光。在采摘的季節,如果沒有及時采摘,酸度下降很快。在發酵的時候與皮接觸獲取單寧與風味物質。在法國隆河地區,常與歌海娜在一起調配,以增加歌海娜的結構。而在澳大利亞,西拉子則喜歡與赤霞珠來進行調配以增加赤霞珠的酒體。
西拉子傳統上在大木桶中熟成,而在新世界,特別是澳大利亞,則喜歡用橡木桶。大部分西拉子在年輕的時候就要飲用了,但是,好的西拉子也可以陳放數十年。
法國北隆河,有時候,會使用單一品種來進行釀造,但大部分時候會使用不超過20%的維歐涅來與西拉進行調配。如果你想喝到上好的北隆河西拉,那Hermitage、Côte-Rôtie這兩產區便是首選了。
S yrah澳洲叫Shiraz,重酒體,經常會有橡木特征,無論是用橡木桶還是用橡木條,都會給酒增加烘烤,煙熏,香草和椰子的香氣。澳大利亞人認為他們酒果香濃郁,不象隆河酒草本植物、薄荷和黑胡椒的香氣。葡萄的成熟需要1300小時以上的光照,而澳大利亞西拉子的種植地區,有時候光照可以達到1800個小時,帶來果味香濃,成熟度很高的葡萄酒。所以,澳大利亞人經常說,他們賣的不是葡萄酒,而是“裝在瓶中的陽光”!象Barossa Valley的西拉子,只要來自這產區,表現就不俗,喜歡葡萄酒,一定要喝上一口呀。
在奔富釀造奔富的GRANGE之前,西拉子還不那么太有名所,但是,自從GRANGE橫空出世,西拉子的行情在澳大利亞行情見漲,在新西蘭、在南非,在美國,西拉子都有不錯的表現。
西拉子通常帶有黑莓味、藍莓香,在澳大利亞本地經常會帶有桉樹葉的香味。而在隆河,野生草藥、黑胡椒味經常出現,經過橡木桶陳釀,西拉子通常會帶有皮革與咸肉味道。
無論Syrah也好,Shiraz也罷,能給我們喜愛葡萄酒的人帶來多樣的體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