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初,最高檢宣布對四川省原副省長李成云以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在此前7月中紀委的通報中,李成云被指“違規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利用職務便利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在國企改制中違規決策”。網易財經調查發現,包括知名白酒企業劍南春在內的一批公司卷入了李成云案。2003年李成云擔任德陽市委書記時,劍南春進行改制,國資退出,由喬天明等管理層成立的四川同盛投資公司以及職工股東持有劍南春超過86%的股份。但由于二者均采用信托持股的形式,股東實際人數成謎。正因如此,“有劍南春管理層為一些官員代持股份”一說在當地流傳甚廣。除了劍南春,四川上辰集團的崛起,亦與李成云的官場生涯有著繞不開的關系。上辰集團核心股東之一李成飛被指是李成云的親屬。而在李成云履職德陽期間,上辰集團在當地拿下了多個工程。
在被中紀委宣布“涉嫌嚴重違紀”4個月之后,2016年8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宣布,依法對四川省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李成云以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
事實上,早在2011年9月,李成云已因“涉嫌違紀”被免去四川省副省長職務。不過,當年11月李成云便“閃電復出”,擔任四川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直至此次落馬。
關于李成云的違紀情況,中紀委在2016年7月的通報中提及,李成云“違規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在國有企業改制中違規決策,涉嫌濫用職權犯罪”。
伴隨李成云的落馬,包括知名白酒企業劍南春在內,與李案有關的一些公司開始浮出水面。
劍南春改制陷股份代持疑云
從2016年4月中紀委宣布四川原副省長李成云“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到8月初最高檢公布對其立案偵查,李成云涉及知名白酒企業劍南春集團改制的消息不脛而走。
事實上,被指與劍南春改制有關聯的落馬官員并不止李成云一人。2016年3月初,劍南春董事長、總經理喬天明被媒體曝出已失聯多日,其個人檔案以及2004年劍南春改制有關資料均被調走。當時媒體稱,喬天明與四川原省委副書記李春城關系密切。
公開資料顯示,劍南春集團位于四川省綿竹市,綿竹則屬于德陽市代管的縣級市。2003年劍南春集團上報《關于報請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實施戰略性改組的方案》時,李成云為德陽市委書記。
根據上述改組方案,除了商標等無形資產仍由政府持有外,劍南春集團其余國有資本全部退出。喬天明與其他管理層成立的四川同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同盛投資”)獲得了劍南春69.54%的控股權,職工則通過工會獲得了16.74%的股權。
但在此后長達十多年的時間里,劍南春新的民營管理層與職工股東不斷爆發激烈矛盾,時至今日依然未能完全解決。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喬天明與其他管理層通過同盛投資,還是職工通過工會,所持劍南春股份均采用信托持股的形式。而兩方面實際究竟有多少股東,則成了一筆糊涂賬。
以同盛投資為例,全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顯示,該公司總計有19名股東。網易財經統計,被列入該公司股東名單的人士包括董事長、工會主席、黨委書記、技術專家、財務管理人員等,其中喬天明控股41%。但劍南春方面在2004年1月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該管理層持股公司真正涉及股東人數為146人。
“有劍南春管理層為一些官員代持了股份”這一說法,在近幾年傳播開來。一位曾經代理過劍南春職工股權糾紛的律師對網易財經表示,這種說法,在當地流傳甚廣,“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越是深入了解,越是覺得劍南春涉及的問題復雜。”上述律師向網易財經提出質疑,“改制時,喬天明等高管拿不出6.46億元購買69.54%的股權,他們為什么能占這么高比例的股份?”
該律師同時對網易財經透露,2012年左右,一些職工股東曾將劍南春集團、工會等機構告上法庭,至今仍有訴訟尚未了結。“案子到了省高院后沒有再推進。可能是因為現在喬天明失聯,又涉及到一些官員,只能緩一緩。”
對于劍南春改制時的地方主政官員李成云,西南財經大學教授郭元晞在其撰寫的《市長手記——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經濟學思考》一書中如此評價:“在政治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上,都很不成熟”。1990年代后期到2002年左右,郭元晞曾在德陽掛職副市長,與當時初到德陽任市委書記的李成云有過短暫交集。
根據早年間媒體對郭元晞的訪談記錄,《市長手記》當時“不得不刪去了原來已經寫好的9章內容”,這些被刪去的內容便涉及到了劍南春改制。
不過,近期被問及李成云在德陽期間執政情況以及劍南春改制舊事時,郭元晞并不愿多言,僅對網易財經表示,“關于李成云的問題,我們最好還是等待和相信組織的調查。”
親屬公司染指德陽多個工程
除了劍南春,李成云案還波及了另一家公司——四川上辰投資管理集團(下稱“上辰集團”)。
上辰集團及其旗下約22家子公司,核心股東為唐樹林、李成飛和李成名三人,其中李成飛為女性。上辰集團官網此前信息顯示,集團董事長唐樹林與李成飛為夫妻關系。而《財新周刊》此前的報道稱,四川原副省長李成云與李成飛為親屬關系。
四川當地一位消息人士告訴網易財經,李成云的問題,在2015年下半年坊間就有議論。到了2016年2月、3月,關于“上辰集團董事長唐樹林被抓”的消息開始傳出。
網易財經注意到,上辰集團及其部分核心業務子公司,在2015年6月前后已發生變更。其中,上辰集團董事長一職,由唐樹林變更為朱大坤。此外,部分曾為唐樹林、李成飛和李成名三人持股的股份,亦轉由朱大坤持有。
據了解,朱大坤此前為上辰集團高層管理人員。在唐樹林擔任集團董事長期間,朱大坤為總經理。
追溯上辰集團14年的發展歷程可見,其與李成云的官場生涯,尤其是李成云在德陽期間的任職經歷有著饒不開的關系。
上辰集團原董事長唐樹林出生于四川仁壽縣農村,從浙江工商大學(原杭州商學院)財會專業畢業后,曾在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任教。2002年,唐樹林成立了成都興德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興德實業”),是為上辰集團的前身。而在這一年前,李成云剛從四川省經貿委調任德陽市委書記。
網易財經掌握的一份材料顯示,興德實業主要從事安防工程的設計以及產品代理。盡管是一家注冊在成都的公司,但興德實業攬獲的工程卻多在德陽。該公司曾與德陽市公安局合作,開展德陽城區110聯網報警業務。此外,該公司還拿下過德陽市人民醫院、德陽當地上市公司四川美豐(000731.SZ)、中國建設銀行德陽分行、四川德陽聯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安防工程。
唐樹林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四川東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東嘉建筑”),則是由原廣漢市第一建筑公司改制而來,并于2009年正式納入唐樹林麾下。彼時,李成云已官至四川省副省長。
網易財經了解到,東嘉建筑近年來承接過成都市金牛區城鄉一體化拆遷安置房、廣漢經濟開發區企業職工公租房、峨嵋山半導體材料及光伏產業園、什邡北京工業園區、德陽美食一條街、成都寬窄巷子等項目。
依靠接攬安防工程、建筑工程發展10年之后,唐樹林等人在2011年9月29日成立上辰集團,并以上辰集團為母公司,將業務進一步擴展至金融、軟件、文化傳媒等領域。
在金融領域,上辰集團于2012年成立了四川上辰金融倉儲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與德陽市國資委旗下三家投資公司聯合成立了德陽市金盛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而在文化傳媒領域,上辰集團為首屆“成都-紐約國際高級時裝周”的主辦方。
如果不被牽涉進李成云案,上辰集團原本要大展宏圖。2013年年底,唐樹林曾對媒體豪言“爭取十年內產值上100億;三家子公司達到上市條件,其中軟件公司爭取成功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上辰集團,李成云與漢龍集團原董事局主席劉漢亦有交集,李成云曾多次視察漢龍集團及其關聯企業。而劉漢的上市公司金路集團(000510.SZ),則曾被指以較低價格收購德陽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