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在這份國家發改委首次組織編寫的消費發展報告中,中國居民消費發展現狀一目了然。
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消費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居民消費總體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增長10.2%,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8322元,增長7.1%。
而在龐大的消費總額下,消費升級步伐加快,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進入了聯合國劃分的20%-30%的富足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稱消費升級類商品的銷售增長尤其較快,這與近年來作為消費品的酒水的品質發展互相佐證。
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持續擴大升級,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向更多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等一系列轉變。
而酒業的消費升級,則體現在大周期內,市場對名酒的需求增加。
2003年到2013年,在行業的十年高速增長期,“發了十年的酒瘋”;到了2013年,行業進入調整期,經濟新常態、增速下臺階,經濟連續7年下行;2017年后經濟從持續的下行開始反彈。
在總體回暖的情況下,品質消費的特點顯現出來。最明顯的是名酒的消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認為:“名酒的消費已經深入人心,大家現在喝好酒,肯定不是以公款消費為主,是消費者個人和家庭,以及商務消費為主。”
在消費升級環境下,居民有一定的消費選擇和購買能力。
首先,在購買行為上,消費者購買600元以上白酒占的比重在上升,雖然還是中低端的占比大,但是名酒消費的趨勢已經形成,特別是品牌酒已經深入人心。
其次,購買能力具備的基礎上,在品牌選擇上,消費者更傾向于各個價位酒的知名品牌,品質酒更加深入人心。未來的品質消費,可能呈現越來越強的發展趨勢。
消費升級是名酒發展的沃土,是機遇,更是指路明燈。任何消費品都需要植根于市場消費,以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為指導,以市場接受度為生產標尺。適逢白酒行業迎來“新周期”,名酒的發展迎來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