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風土•第二節通化山葡萄酒產區高峰論壇暨2017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開幕當天,深圳市智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惠表示,中國葡萄酒產區化時代已經來臨!
中國葡萄酒產區化時代已經來臨,早五年都不能這樣講。現在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時代背景、消費發展階段、區域經濟發展、政府的戰略導向及產區風土人文等因素促成的。
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發展經歷了過去的高價酒啟蒙、名莊酒拉升,現在已經到了大眾酒普及階段。首先,現階段個人可支配收入增多,有富余的錢去購買像葡萄酒這樣的復雜決策型商品;其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消費者購買范圍和選擇增加;最后,葡萄酒的主流消費人群已經從過去的高端人群逐漸轉為中產階級。這些因素都讓大眾葡萄酒逐漸普及。
葡萄酒產業已經進入到了品類升級、產品升級、渠道升級、品牌升級、傳播升級的新時期。對于國產酒而言,產區營銷也進入到了新時代。
產區營銷有三個本質
第一,產區營銷要基于“風土化”。“風土化”首先表現為“稀缺”,因為受自然條件限制,葡萄酒的產能是有限的。而且越是接近于農產品的產品就越要走產區化。不同風土會賦予產品不同的特點,什么風土適合種什么葡萄,就適合釀什么樣的酒。
第二,產區營銷要基于“特色化”。全世界的產區都是基于特色而來的。沒有特色沒有差別,就會走向工業化。一些中國葡萄酒產區在學習法國,但是過度的學習可能會迷失自己。我們應該提高自己的軟實力,提升產品品質,建立自己的特色與標準,讓消費者認可國產酒。
第三,產區營銷要基于“龍頭化”。龍頭本身就是標桿。如果沒有這樣的商標,就不會有人將品質標準化,消費者就會無法確定。例如龍井是公共品牌,大家都可以用,于魚目混珠,一旦有了標桿企業,提升了品牌乃至產區溢價,其他企業就會收到追捧。
產區營銷還有四個關鍵
第一,必須要有代表性的產品。一個產區的產品可以有很多,例如博若萊除了新酒也有陳釀型干酒,但是必須要有自己產區最核心的代表產品,這是產區特色的主要體現。
第二,必須要走進消費者。產區的產品再好,不能讓消費者喝上,是不能獲取市場認可的。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關鍵的突圍在企業招商,且渠道突圍尤為關鍵。
第三,抓主流,做最大公約數。企業發展需要戰略耐性,但出于競爭的需要,要特別在意產區的產品定位。小酒莊大產業注定是最漫長的,要想快速發展,就要釀造出能被最大公約數的人喝得上、喝得起的產品。
第四,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從經濟學角度看,市場問題應該交給企業去解決。但是從當前競爭來看,從品牌打造來看,政府的作用卻是最大的。所以現階段,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可以快速形成產區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