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宣城宣酒集團總部,酒業家記者對宣酒集團董事長李健進行了專訪,與他一道對中國酒業改革開放40年進程進行了解讀。
2004年,酒商出身的李健帶領團隊對瀕臨倒閉的宣酒進行改制。改制以后,宣酒進入快速增長模式,進湖州、攻宣城、打蕪湖,迅速奠定了宣酒在長江以南的絕對優勢,被譽為徽酒“江南王”。
2010年,宣酒渡江北上,全面進攻徽酒心臟市場合肥,與徽酒一線陣營的口子窖、古井貢、迎駕貢、金種子等展開了肉搏,廣告升空的“空戰”,門頭、店招爭奪的“巷戰”,陳列、消費者爭奪的“店戰”……僅兩年,宣酒就在號稱水潑不進的合肥市場取得了破億元的銷售業績,成為了首個真正打進合肥的皖南酒企,被業界譽為徽酒近十幾年來最大的黑馬。
專訪中,李健對酒業家記者表示,宣酒在省內要做到20億,周邊慢慢滲透,“我們現在已經在開始布局環安徽市場,有機會也會進入全國市場”。
安徽宣酒集團董事長 李健
在李健看來,越是競爭,越要聚焦,“現在大家都在做200—300元價位段的產品,但有的企業能做上去,有的企業做出來就賣不掉,而且他們不知道為什么會賣不掉,是因為他們不明白數一數二的法則,在消費者對一、二名的認知已經形成的情況下,你三、四名硬要去擠這個市場,這是不合規律的,注定會很難成功”。
“我們宣酒為什么不做200元的酒?我們認為200元對于我們而言沒有機會了,那是口子和古井的天下。未來我們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做80—100塊錢的酒,做到這個價位的第一。”
談行業:中國白酒唯一擁有定價權的是茅臺;未來主流品牌不會超過40個
酒業家: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您作為白酒行業的一名老兵,也是中國酒業市場化進程的見證者之一,您認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么?價格方面,40年來為什么會一直上升,未來會是怎樣一個局面?
李。何沂1991年開始接觸白酒的,經銷商出身。個人認為,中國白酒發展的根本動力來源于消費者。酒行業發展有兩個核心原因:一個是酒的需求量增加了,另外一個是價格增加了,兩條線推動了整個白酒行業的發展。這就是消費者的驅動力,消費者的驅動力來源于經濟的發展。從80年代開始,白酒行業整體的趨勢是量價齊升,唯獨有兩個節點的量出現了暫時下降,一個是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一個是2012年的八項規定出臺,下降了一點,但總體來看依然是平穩增長、量價齊升。目前來看,白酒的總量在下降,將來白酒的量肯定是呈緩慢下降的趨勢。
關于價格,白酒始終是在上升的。2012年以后,以茅臺為代表的名酒出現過跌價,但總體來說價格一直是上升的,從未出現過大面積跌價的情況。從當前的價格走勢來看,還將持續提升,當價格提升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它會穩住,但不會出現跌價的情況。
2013年,茅臺的價格出現跌價,它跌的是經銷商炒作的那一部分,而茅臺的出廠價是從未跌過的,出廠價沒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跌價”。未來,大眾老百姓的主力消費價位會在百八十元,有一定層次的消費人群的主力消費價位會在200—300元,更高的消費會在千元以上。茅臺由于產能稀缺,而消費者需求量又過大,所以才出現了“茅臺想降降不下來,其他酒想漲漲不上去”的局面。關于定價權,只有“第一”有,不是“第一”就沒有定價權,中國白酒真正的、唯一擁有定價權的就是茅臺。
酒業家:您認為未來十年,從宣酒、徽酒、中國酒業三個層面看,各自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展?
李。赫麄白酒產業我認為未來能夠達到一萬億的規模,量還會有微弱的下降,但價格還會上升,主體的價格基本上在200—400元價格帶區間,但是絕對不會降價。會形成茅臺、五糧液一線名酒在1000—2000元,洋河、古井、口子等區域名酒在200—400元這個范圍之內,像我們這樣的區域品牌在百八十塊錢,低端酒在20—40塊錢,形成一個相對平衡的一個狀態。所以未來白酒會成為一個量微降、價提升,會形成一個萬億級的大產業。白酒行業它一定是一個朝陽產業,消費者驅動價格還會上漲,這是我的第一點認知。
我的第二點認知是,白酒行業未來的格局會呈現三個方向:總量微降、消費升級、品牌集中。品牌向有定位、有特性的品牌集中。比如全國性高端白酒只有茅臺、五糧液,一陰一陽,沒有第三第四。然后在各個省都會形成省酒的數一數二,特別是消費大省。比如江蘇的洋河和今世緣;安徽的口子和古井;消費小省由于競爭不激烈,往往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它還會有外來品牌進入,比如江西市場;在200—400元這個價位段的酒,它會在各個區域形成數一數二、一陰一陽;在一百多元會形成一定區域的數一數二,所以我們(宣酒)的機會在這里;低檔酒20元左右的會是牛欄山和老村長,他們形成數一數二。未來白酒各個價位段加起來,主流品牌估計在30—40個品牌,我估計不會超過40個,那些沒有定位的品牌都會死去。
酒業家:這樣來看,省酒未來還會有一個大的提升,占據區域消費的主流?
李健:對,這一部分品牌他們將來的體量會很大,像洋河、古井他們做得好的話可能會出現數百億級的品牌。我比較看好的品牌包括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郎酒、劍南春,這前7家酒廠仍然還會有強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