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行業實務現狀
1、白酒市場老品牌收縮,新品牌探路。
白酒市場需求向全國及區域品牌縮進、向傳統大品牌回歸、區域品牌廠家集中地域打造,作為中小中間商在這類品牌面前,在渠道中的作用進一步弱化,自身企業的品牌更加難以樹立,個別針對年輕一代新消費層企業,商業模式及品牌塑造仍然屬于探索過程中。能夠跟風獲利的中間商更加稀少。
2、葡萄酒市場蛋糕不斷擴大但不夠新饑餓中間商瓜分。
近幾年葡萄酒市場在迅速(相對)擴大,在相對成熟的市場如一線城市及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中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消費人群在加速擴大,消費單量在上升。然而,進入門檻低、消費者葡萄酒辨識度弱、可以操作的利潤空間較大,致使大量人員不斷加入到葡萄酒中間商的隊伍中來,供給方擁擠在路上,產品品牌數量迅速放大,市場的龍在增多,魚也在增多,局面混雜,消費者難以辨別。蛋糕雖然在不斷擴大,但遠遠不夠經營者的需求速度,消費者不斷被分流。
對有商業敏感老板來說,最痛苦的時刻正是處在行業洗牌前,這時是否已經做好了模式迭代或轉換,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將自己轉換成洗牌團隊成員,而非溫水青蛙似地,慢慢被推進被淘汰的行業成員。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二、葡萄酒行業洗牌前的痛苦表現具體有哪些呢?
1、感覺客戶量越來越不夠、越來越不穩定
2、銷售毛利越來越低
3、消費者越來越愛挑刺
4、同行越來越多
5、我賣的酒始終形成不了品牌,更加沒法考慮我的酒行成為品牌。
6、庫存品牌數量越來越多
7、庫存產品數量越來越多
8、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周轉率越來越低
9、業務開發難度越來越大,感覺業務人員能力“越來越低”,積極性越來越低。
三、痛苦的原因
1、外在因素
上述原因為主
不是市場不好了,是大家都擁擠在同一個大道上,同樣是用肩挑手提的方式,同樣是拉著大車沿途叫賣的傳統方式。
今天的新模式,很快就變成了傳統模式,比如“傳統互聯網模式”,變才是唯一的不變!方法只有一個,用什么樣的思維才能去做到應變或者創變。
對產品生產企業來說,現在開始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通道不在依靠無數中間商,中間商已經不再是最能了解消費者需求、最能快速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那個角色了!
產品或品牌源頭已經不在這么需要傳統中間商來解決他跟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了,以前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就差找到合適的中間商了,現在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就是有一個中間商。未來(不久)產品與消費者之間還這么費力嗎?
2、內在原因
先看看大家的應對措施吧:
A.價優思維——客戶低端性,生意門檻低,競爭大、庫存要大、資金周轉量要大,利潤低,雪球最大的部分是貨物而不是存款余額。
B.品全思維——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是滿足顧客要求的做法不變,人需我有。
C.賬期思維——我有資金我大氣,用這總方式開發和維護客戶,還是個好生意嗎?
D.關系思維——我有長期的朋友關系,別人都比這個朋友給的都讓我滿意,還是會是好朋友嗎?只能說是老朋友
E.地段思維——我占領市場碼頭我怕誰,合批發市場的生意都好嗎?
F.品質思維——你的品質讓消費者馬上能體會出他的特別性嗎?否則,這種品質是所有產品的基本共性。
G.品牌思維——我做的是大品牌,大品牌需要的是幫他掏錢的搬運工,你從資金投入、倉儲、物流、銷售等投入,你的最終利潤還不如一個只做搬運的物流商。你做了大品牌你就是大品牌嗎?大品牌對你忠誠嗎?
H.包裝思維——把消費者繼續當傻瓜嗎?
以上都是產品差價思維,目標是客戶,思維是差價。
I.仿冒思維——經營傍大款品牌的短期經營思維,難以在中高端客戶市場中成長,品牌無法隨著消費成長而成長。
四、盈利模式升級
1、何為升級
是盈利思維模式的轉換和升級。在行業市場的變動態換中,科學的盈利思維會幫助企業準確判斷出這個市場動態軌跡,從而在變動前段就調整好盈利模式,從而始終成為行業的引領者,常青樹。
2、升級
這里說升級,更準確的說是轉換,思維轉換、賺錢方式轉換。
我們先弄清楚誰最有錢?不是商界大佬、金融寡頭,對中小中間商來說是客戶、消費者最有錢,他們是這個社會中財富的生產者也是消費循環者,他們會保證你永遠不缺錢,有用不完的錢。那么誰最會掙錢?是那些讓消費者幾輩人還去消費的品牌擁有者。
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擁有最會掙錢的思維和方法,這樣就會滿足最有錢人的需求和想法,他們就會將創造出來的錢向我們循環,甚至將他們未來的勞動都會提前支付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