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的變遷發展進入了新時代;過去40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40年;也是生活快消品高速發展的40年。而2018年也正是一個分水嶺;企業生產經營以“低價數量規模”型發展模式為主的企業目前都出現了經營的困難。尤其是銷售低價低質量小規模的中小酒企都片面臨生存危機。高質量發展的本身還是“供給側改革”為導向的。而單純的供給側改革不結合“商業模式+品牌+渠道運營”等系統運行配稱;好東西也很難賣出好價格來;最后還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所以高質量發展必的企業必須要在戰略、品牌、模式三個核心要素上做好深度思考和配稱。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聯系本站)
一、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戰略上明確由“數量追趕”向“質量追趕”的轉型
利潤是企業經營的重要指標,只關注營銷規模不注重經營效率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越來越艱難。經過改革開紋后的快適發民,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們的市場告別了短缺經濟,數量矛盾還步緩解,消費質量和產品質量得到重視。白酒行業也出現明顯特征;例如低端光瓶酒領域代表品牌老村長;十幾年前銷售的5-8元/瓶的產品;而到了2018年基本上已經沒有10元以下的產品了;基本都是15-25元/瓶之間的產品了。一方面說明人民生活質量提高消費結構升級了;另一方面也說明消費者對光瓶酒的消費品質也在升級。本質也是光瓶酒從“數量追趕”向“質量追趕”的一個寫照。
二、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品牌上由“舊文化”向“新文化”轉型
過去十年的中小白酒企業大多數都在走“農村包圍城市”的低價低質量路線;現在由于城市化的推動農村人口越來越少,消費趨勢發生巨大變化。簡單的“哦挖祖墳,賣歷史”粗制濫造的低價白酒產品無法發展。而以江小白為代表的“新文化型”白酒依托文創+中心城市突破的“新世界思維”缺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天地。高質量發展在品牌上從舊文化向新文化轉型十分重要。
三、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模式上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轉型
隨著近年來勞動年齡人口逐年減少,人口數量紅利快速消失,土地、資源供需形勢發生變化,生態環境硬約束強化,支撐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已由生產要素高強度投入轉向提高生產效率。這個階段,制約發展的瓶頸是創新能力不足,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依靠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要素驅動時代是我有什么我就為消費者提供什么?而創新驅動是圍繞消費者需求變化不斷引領并培育消費者消費需求。事實上,近五年的白酒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代表企業除了“茅五劍”老牌名酒外都是創新性的企業。例如毛鋪苦蕎,最早研發并推出“毛鋪苦蕎健康白酒”2017年據說營收過30億。一旦糧二鍋頭從無到有3年時間營收據說5-10億元。創新驅動緊盯消費者需求變化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