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市場,瞬息萬變。市場證明,營銷需要經驗,但不能全靠經驗;營銷需要模仿,但不能全部照抄;營銷需要創意,但不是能只有創意;營銷需要整合,但不能為了整合而整合。
01、經驗主義
一些企業或個人成功了,總是喜歡拿過去的思路經營新的品種,殊不知任何新品都有差異性,他們的消費對象、產品的核心賣點及表現力是不同的,經驗主義很容易使產品走彎路,甚至營銷失敗。
作為企業的最高層,老總也要下市場,了解最新的動態,與時俱進,才能懂得創新。作為老產品,包裝也要常更新,但要沿襲原有的核心記憶點與要素,才能使市場趨于穩定,甚至增長。
2、復雜做人
人事紛爭、人事斗爭會使企業大傷元氣,國營企業有、老牌的民營企業也有,很多干部不是做事,而是做人,專搞人事關系,攻擊對手或有能力的人,結果要么是能人留不住,要么是能人也會變得無能。
自己不會做的,別人也不容許做,惟恐企業不亂。有的還分派別,兩派陽奉陰違,企業資源極大消耗,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坐以待斃”。
03、期望太高
當我們認定一個策略后,付諸實施時要長時間堅持一個策略,不能變來變去,或者頻繁更換操盤手,營銷策略忽左忽右,競品抓住機遇順勢而上,企業蒙受巨大損失。任何一個新操盤手,都有自己的操作思路,他們很難去接受原來的思路,否則擔心認為沒有主見或無能,一旦失敗,大不了他們換一個公司,結果吃虧的是本企業。
04、創意脫離受眾
很多廣告人或廣告公司,在做創意的時候,為創意而創意,追求惟美,把很多高深的妙想溶入表現的畫面,特別是電視廣告,短短的幾十秒,消費者根本來不及領悟就過去了,一頭霧水,不知企業在賣什么,很顯然,這是一種廣告浪費。還有的平面也追求盡善盡美,力求表現得美侖美奐,也很難在讀者掃描報紙的時候抓住眼球,廣告的殺傷力不夠,無法攝住消費者的心。
記得今年方太的《時間超市》嗎?貼近生活,創意符合品牌以及目標人群的定位,一發布,馬上引起病毒式傳播。
05、高高在上
廣告不能脫離群眾,一味往皇親國戚上靠,以為這樣才能彰顯產品的至尊,要知道,消費者多數是普通人群,他們希望廣告與自身相關,才能打動他們。廣告的目的就是要解決銷售力問題,如果總是自我玩味,可能市場未必就能啟動,廣告落地,形成銷售才是企業做廣告的初衷。
一味地高空宣傳,不考慮地面跟進也是冒極大的風險的。有的企業在高空媒體上大量做廣告,忽視終端營銷,其形成的聲勢卻被競爭對手在終端給攔截了,實在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