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幾年業績總體變化
1、張裕公司的營業收入經過2012-2014年的持續下滑,從60億元下降到2014年的41億元,2015年取得11.8%的正增長達到46億元。
2、2011-2015年,毛利率從76%下滑到67%,凈利潤率從30%下降到21%左右。
3、2011-2015年投入資本收益率(ROIC)下降迅速,個人估計的數值從45%以上下滑到13%,一個原因是利潤近腰斬,另一個原因是同期投入資本(IC)估計從38億元增長到77億元,翻了一倍多。
(二)未來運營收入增長情況
張裕銷量從2011年的13.2萬噸,下降到2015年12.6萬噸;單價從2011年的4.6萬元/噸,下降到2015年的3.7萬元/噸。張;久孀兓闹匾谋憩F不是收入下滑,而是產品價格的下滑。
張裕的收入能重返60億元嗎?盡管張裕未來仍將面臨進口葡萄酒激烈的競爭,但預計張裕未來營業收入仍會取得正增長,達到并超過2011年的60億元的收入。一是該公司擁有優秀的管理層,做成了中國最大的葡萄酒品牌;二是我國葡萄酒的消費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雖然增速并不是太快。
張裕葡萄酒的單價會重返4.6萬元/噸嗎?個人認為很長時間內幾乎不可能了。
張裕在2015年年報中也認為,由于國內高檔葡萄酒消費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很可能將繼續受到制約,進口葡萄酒將持續進入中國市場,加之電子商務等新興渠道對傳統銷售渠道造成較大沖擊,國內葡萄酒行業在目前及未來較長時間內競爭都將十分激烈,高檔葡萄酒消費可能會繼續保持疲軟;但從長遠來看,隨著國人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會有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求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人們會更加青睞與消費潮流高度契合的葡萄酒,從而持續不斷地擴大對優質葡萄酒的需求,這決定了我國葡萄酒行業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特別是性價比較好的中低檔葡萄酒可能出現更快增長。
張裕自產葡萄酒:
近兩年,張裕公司調整的戰略,要“穩步發展中高檔葡萄酒,大力發展低檔葡萄酒、白蘭地以及自有品牌進口酒”的經營戰略,在努力促進原有中高檔葡萄酒發展的同時,將營銷資源向適應市場需求的中低檔葡萄酒、白蘭地以及自有品牌進口酒進行了適當傾斜。
1、拓低端。說白了,張裕對于自產葡萄酒,大力進行渠道下沉,以前看不上的、尚未涉及的區域要大力發展,比如3、4線城市,比如農村等。這部分市場原來是由中小品牌、地方作坊式等企業占領,現在張裕也要爭取了。這可以拉動張裕自產葡萄酒的銷量,拉動收入增長,但若沒有進行品牌區隔,也將進一步拉低其自產葡萄酒的品牌價值。
2、保中高端。張裕原有的渠道優勢很大程度上消失了。一是電子商務等新興渠道對傳統銷售渠道造成較大沖擊,讓產品變得獲得方便并價格透明,傳統渠道的價值降低;二是的進口葡萄酒的也有形成一些強大的渠道商,這是張裕在過去只面臨長城葡萄酒等競爭時沒有的,事實上,商超、各類酒店,進口葡萄酒已經擺滿了。自產中高端葡萄酒,張裕未來仍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預計未來收入增長非常有限。
進口葡萄酒:
2015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達555,263,533升,同比增長了44.58%;進口額為2,038,936,011美元,同比增長34.30%。進口仍然較快增長,并且2015年葡萄酒進口均價為3.67美元/升,同比下降了7.3%。以張裕的管理能力,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并且,張裕在進口酒方面的目標是成為國內最全的進口紅酒代理平臺,希望在3-5年將進口酒的比重提高到銷售的三成,目標收入規模至少20億元以上。
近幾年以及未來幾年仍會大力收購國外酒莊。
2015年,2625萬歐元收購西班牙愛歐集團。張裕持有愛歐集團75%的股權。愛歐集團是西班牙著名的葡萄酒產區里奧哈前五大生產商之一,年生產能力1.6萬噸,擁有包括“愛歐公爵”在內的共7個主要品牌。2013年和2014年營收分別為3580萬歐元和3593萬歐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凈資產為892萬歐元
2015年,350萬歐元收購蜜合花。截至2014年底,蜜合花的凈資產為16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134萬元),2014年營業收入88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16萬元),但凈利潤卻處于虧損狀態,虧損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
據張裕副總經理孫健向網易財經透露,在完成這兩次收購后,下一步張裕在海外至少還將發起四起并購,將包含已實施零關稅政策的智利、澳大利亞和法國。
從這個角度上看,張裕是個整合者,但也是個渠道商。一般來看,進口葡萄酒門檻很低,在經過短期的暴利后,近些年也常常爆出進口葡萄酒大范圍虧損的情況。對于張裕未來進口酒毛利率、凈利潤大概有多少,還難以估計,但張裕自產酒2015年凈利潤21.5%,個人認為其進口葡萄酒的盈利水平大概率低于這個水平。
(三)未來業務盈利能力表現情況
2011年,張裕的毛利率、凈利率分別達到76%、31.5%,未來還能否重回高位?個人認為張裕高毛利、高凈利的時期永遠過去了,不可能再達到了。
鑒于未來競爭環境的判斷,張裕自產的中高端葡萄酒價格承壓,并且由于渠道下沉,低端葡萄酒的增長,進一步拉低總體的價格。另外,張裕新擴建了3倍以上的新產能,存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并且大量固定資產的增加也導致折舊的增長。
綜合判斷,張裕的自產葡萄酒部分毛利率也難以保持目前67.5%的水平,未來仍可能進一步下滑;凈利潤率目前21.5%,未來是否有可能下滑到18%甚至15%。
1、若真是放開競爭,我國葡萄種植業幾乎沒有成本優勢甚至是成本劣勢,目前我國的農業比如大豆、玉米等相對于一些糧食大國是沒有優勢的。葡萄酒是我國放開進口很充分的,甚至零關稅。
2、我國的葡萄酒品牌也沒有優勢,相對于舊世界自不用說,甚至相對于新世界也沒有多少的優勢甚至是劣勢。所以張裕不得不進行酒莊建設、葡萄城建設,提高品牌影響力。
張裕進口葡萄酒方面,比較難判斷,假設到2018年收入達到10億元,凈利潤率為15%。
相對樂觀假設2018年若自產葡萄酒增長到68億元,凈利潤率為18%,結果如下:
下面一般達不到,但做投資需要保守估計。悲觀假設2018年若自產葡萄酒增長到60億元,凈利潤率為15%,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