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酒:創新帶來強大動力
蘇酒板塊的代表企業是洋河與今世緣。洋河憑借其強大的系統創新能力持續快速發展,目前身居一線酒企;今世緣憑借“緣”文化的傳播與推廣品牌力不斷推升,發展動力十足。
從數據來看:洋河2016年營收171.83億元,穩居行業第三位,并逐漸縮小與五糧液的差距;今世緣以25.54億元的營收居于區域強勢品牌前列。
蘇酒板塊企業尤其擅長創新與品牌打造。
以洋河為代表的蘇酒板塊企業創新能力極強,往往領先于行業。在新的形勢下,蘇酒板塊正是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來構建其核心競爭力的。
從洋河藍色經典到雙溝莜清再到手工班的產品創新,使得產品不斷迭代、適應消費者需求;極具互聯網思維“洋河1號”與“喜慶家”的平臺性創新,為洋河與今世緣提供了新的渠道動力;為業界稱道的洋河“522極致化工程”(氛圍營造極致化、消費升級極致化、家宴市場極致化、商務團購極致化,新江蘇打造極致化)+(聯網極致化轉型、市場投入極致化轉型)互+(機制極致化保障、組織極致化保障)更是行業營銷創新的典范。
蘇酒的發展也存在問題與壓力。
當前,白酒行業的擠壓式競爭階段已經到來。在江蘇市場,除了洋河和今世緣,其他都是比較弱勢的區域性酒企。此外,江蘇酒類消費市場廣闊,吸引了眾多全國性名酒企業紛紛搶占市場,其中川酒板塊的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成為最強勢“入侵”軍團。
贛酒:四特呈“壟斷”之勢 無人可比
贛,江西簡稱,贛酒版塊,相對于其他白酒版塊來說,主要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封閉和保守特點。省內酒企雖多,但規模以上酒企(指年產量達到1萬噸以上且固定資產上億的白酒企業)數量偏少,據相關數據統計,億元以上的只有四特、章貢和堆花3家,1000萬元以上的只有9家,500萬元以上的不到20家。
說到贛酒版塊,四特是一家不容忽視的酒企。據相關數據顯示,贛酒約有100億左右的市場容量,其中地產酒占據70%左右,而四特2016年銷售額約有48億,省內約有35億,幾乎占據整個江西市場地產酒的半壁江山。
據了解,在市場方面,四特主要是通過對省會南昌市場的占據,輻射全省,樹立絕對優勢;在產品方面實現高、中、低三個價位段全面覆蓋,完成“品牌結構化、高部定向化、中腰夯實化、低端拉力化”和“大眾消費為主導、中高端消費為兩翼”的產品矩陣;在渠道方面牢牢掌控核心大商資源,加強渠道扁平化操作,牢牢把住省內市場。
贛酒其他如章貢、李渡、五谷村等酒企,近幾年則主打特色產品、避開主流競爭,想要實現錯位領先優勢。
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大,贛酒市場不可能永遠封閉下去,想要保持競爭優勢,走出去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鄂酒:競爭激烈 各品牌勢力花樣火拼
相對于封閉保守的贛酒版塊,鄂酒市場競爭就激烈多了。
從本地品牌勢力來看,主要競爭選手為:白云邊、稻花香、枝江、毛鋪苦蕎酒和已被古井貢收購的黃鶴樓。2016年鄂酒的這些主要代表性品牌在精耕本地市場、向省外市場擴張的方面動作都十分明顯。
如白云邊省內強化市場終端、省外推進樣板市場點面擴張;
稻花香省內狠抓市場終端,實施“百市千縣萬鎮”活動;
枝江省內精耕市場、拉攏大商,省外持續招商,同時優化產品結構,主推柔雅枝江王和光瓶酒系列大單品;
毛鋪苦蕎酒省內深耕餐飲終端的同時,省外開辟廣東、湖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河南七省為第二市場;
黃鶴樓被古井收購后,進行古井模式輸出,并構建“一樓三香”的產品體系。
從外來勢力來看,蘇酒洋河、徽酒古井等都將湖北市場視為重點攻克對象,在品牌的市場布局上,湖北都占據重要地位。
本地品牌競爭激烈,外來品牌不甘示弱,鄂酒江湖混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