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1年洋河并購雙溝之后,中國酒業史上“名酒并購名酒”的現象,又一次上演。2016年4月27日,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并購湖北黃鶴樓酒業51%股份。古井貢酒與黃鶴樓,同屬中國名酒之列(古井貢酒于1963年第二屆評酒會上獲評;黃鶴樓酒于1984年第四屆評酒會上獲評),對于此次名酒并購名酒事件,引發了各方評價和猜想:
一、有利于古井體量的進一步擴大。
在4月25日披露的年報中,古井業績亮點,2015年古井實現52.35億營收,同比上升12.96%;凈利潤為7.16億元,同比上升19.8%。可以說,在調整期的這幾年,古井保持了較強的增長態勢,成為行業的明星。對于此次并購,北京正一堂咨詢機構常務副總經理田卓鵬認為,這有利于實現古井與黃鶴樓的香型互補、區域互補,對古井的年度增量和股市均是利好,這進一步推動了古井百億戰略的實現。
二、增加了湖北酒業格局的變數。
目前在湖北酒類市場,白云邊、稻花香、枝江三家較強,尤其是白云邊,在調整期中,也是行業增長的明星,銷售基礎扎實。此次古井并購黃鶴樓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后,必將加大對湖北市場的銷售力度,這就如同當年洋河收購雙溝之后,迅速改變了江蘇市場洋河、今世緣、雙溝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目前洋河、今世緣雙寡頭主導市場的格局。那么,未來湖北市場格局,走向何方,將充滿未知!
三、進一步推動行業并購進程。
近年來,白酒行業的并購進程不斷加強。對于古井來說,其競爭對手和目標,不僅僅會停留在湖北,而是整個中國市場,其競爭對手也不僅僅是湖北本土的強勢品牌。古井此舉,也必然促使其它一線名酒企業,加快行業并購力度。據了解,目前某一線白酒品牌,開始尋找并洽談區域強勢白酒企業,這種進程的加快,也必然進一步提升行業品牌知名度,加劇區域市場的競爭。
四、從市場競爭到系統競爭。
目前白酒市場的競爭主要提留下一城一地的爭奪,而隨著并購進程的加劇,行業競爭將過渡到資本、品牌、市場、組織等綜合實力的競爭之后,白酒市場將重新洗牌。
長期關注、研究徽酒發展的共創遠景公司,對于此次古井的并購動作,有著獨特的觀察和思考,共創遠景項目總監丁平提出了以下觀點:
1古井收購黃鶴樓更多的是基于戰略思考。
中金公司對古井貢酒2016年不考慮并購情況下的營收和盈利預期分別為59.5億元和7.7億元。經過行業調整,粗略假設2015年黃鶴樓的營收和盈利為5億元和5000萬元,如果并購成功會對古井營收和盈利形成8.4%和6.5%的一次性貢獻。
湖北市場類似于安徽市場,競爭激烈,前三大品牌白云邊、枝江、稻花香處于絕對領先優勢,并購后古井預期將進一步加大市場投入,短期盈利增長貢獻不會太樂觀。因此古井對黃鶴樓的收購并不完全是考慮規模,而是有著更深的戰略考量。
2收購將開辟徽酒從資源擴張向品牌擴張轉變的先河。
上世紀90年代,以口子、迎駕等為代表的徽酒品牌就開始了省外拓展的步伐,尤其以口子的等高線戰略尤為突出,強化在各省會城市的布局,占領區域制高點,但后期由于各種因素導致徽酒的第一波擴張出現了收縮。
長期以來徽酒更重視實打實的市場進攻戰,強調的是一城一地的得失,這樣對于資源的消耗更大,全國化的擴張速度和進攻效率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在每一個擴張區域都可能會陷入與各區域地產酒市場攻防戰的泥沼。這樣以資源換市場的方式很難持續,也是徽酒品牌雖然在本地很強勢,但在省外整體的影響力仍然較弱的原因。
徽酒天生還具有一個劣勢,那就是在產區占位和原酒資源上不如川酒,川酒攜產區和原酒優勢在行業中奠定了其品牌制勝的基礎,川酒以品牌為導向的全國化擴張比徽酒以資源為導向的全國化擴張更加的容易。
徽酒要想實現全國化擴張的戰略目標,實現從安徽板塊真正走向全國,必須要從資源擴張向品牌擴張轉變,而收購省外價值型品牌則是徽酒跳出資源擴張怪圈的重要切入口。通過品牌收購獲取具備擴張潛質的優秀品牌資源,再嫁接徽酒擅長的營銷能力,那徽酒的戰斗力可真就非常可怕了。
因此這也是古井為什么愿意掏出真金白銀邁出收購的腳步,這是關系到古井未來發展空間以及改變未來中國白酒競爭格局的戰略性的一步。
古井并購黃鶴樓,是白酒行業從分散到集中的一個事件,那么未來名酒之間的競爭、名酒與區域品牌之間的爭奪,將走向何方,我們又該如何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