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2年堪稱白酒業“黃金十年”,其間也吸引了大量業外資本涌入,諸如中糧、娃哈哈、聯想等;但隨著行業進入調整期,因各種不適應而心生退意的也不在少數。
2013年12月26日,中糧掛牌轉讓其所持有的龍虎尊酒業(安徽)有限公司50.98%股權。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9月,時任中國食品總經理的欒秀菊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中糧集團將向傳統白酒業發展,以龍虎尊為龍頭,打造一個安徽一流白酒品牌,實現年銷售超4億元。
然而,在行業寒風刮了一年多后,中糧就不得不放棄這枚棋子了。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糧“戒酒”,而是換了一套打法。
2013年12月,茅臺集團對習酒公司戰略投資者調整投資額進行了確認,接近該交易的人士稱,中糧農業產業基金和中糧信托參與了此次對習酒的投資,中糧集團方面將會成為習酒的第二大股東。
出售龍虎尊,轉投習酒,有分析人士稱中糧在“棄車保帥”,放棄區域性小酒廠,選擇與知名白酒品牌合作。智卓營銷咨詢創始人朱志明認為,“企業發展必須要有清晰布局,進行優劣排序,循序而漸進,可以拋棄也可增加,但一切必須圍繞戰略企圖,這樣才是良性的投資系統。”
時隔不到一年,2014年11月26日晚間,中糧間接入主酒鬼酒的傳聞又被坐實。至此,中糧的白酒板塊終成一個體系:習酒、酒鬼酒、黑龍江老牌坊、瀘州老窖石梁酒基地,以及正在掛牌轉讓的安徽龍虎尊。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分析稱,從居民消費習慣來看,白酒業依舊是有發展空間的,而此正是業外資本抄底的重要基礎。此前在黃金十年內,白酒收購標的股權成本較高,而今調整期恰好為資本低成本進入創造了契機。中糧、聯想等投資方可充分借助調整期構建自身競爭力,以迎接未來行業轉好。
黃金十年豪飲白酒的業外資本中,聯想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樣本。
2012年,IT巨頭聯想集團一口氣入股湖南武陵酒業、河北板城酒業、瀘州市瀘縣蜀光酒業、河北乾隆醉酒業和孔府家宴酒等多家白酒企業,土豪氣息盡顯。不過當年年底,行業就由晴轉陰、步入深不見底的寒冬。
“黃金十年里,有100多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白酒行業,投資金額從幾千萬到幾十億不等,其中投資規模最大的當屬聯想,收購的幾家酒企共計投入超20億元。”白酒專家鐵犁認為,業外資本方習慣將其他行業的方法用在白酒業務上,比如聯想,從技術性很強的管理到依賴品牌驅動的白酒行業,還是存在著不適應。
鐵犁稱,應該采取穩步進入的方式,收購一家酒企搞活后再穩步推進,一下子吃那么多是很難消化的,尤其是從2012年的高點上直接步入行業寒冬。
對于看重投資回報的機構投資者而言,在深不見底的寒冬里,一些熬不住的機構早已在想辦法撤退。2013年底,中國老八大名酒之一的董酒宣布將22.22%的股份在上海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轉讓方是董酒第二大股東東方基易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2014年底,本報記者從北京九匯華納產權經紀有限公司了解到,光大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關于西鳳酒2.5%股權轉讓仍位列“重點項目”一欄,該公司相關人士稱,“因為白酒行業形勢不好,目前還沒有投資人愿意接盤。”
公開資料顯示,光大金控2010年以1.36億元獲得西鳳酒5.4%的股權,而此次股權轉讓的掛牌價為1.32億元,可見,如果此次轉讓順利完成,光大金控也僅是保本。
簡愛華對此稱,機構投資者都把投資收益放在第一位,此輪白酒業調整期較長,目前行業龍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尚未顯著趨好,其他二三線酒企在一線酒企沖擊下更難有良好表現。
以皇臺酒業為例,大股東上海厚豐是在2010年入主的,但好景不長,夢想因行業環境變化而破碎,公司不僅面臨全國性名酒的外來侵犯,同時大本營市場還要應對正在崛起的武酒挑戰。隨著業績持續下滑,看不到未來的大股東,經過深思熟慮后,日前正在籌劃股權轉讓事宜。
有專家分析稱,目前屬于行業低谷期,但還不是資產價格洼地,經過2013年調整,2014年將是白酒行業最困難時期,2015年白酒企業資產價格才能擠出泡沫,回到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