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剛過,除了茅臺等一線酒企在市場價格的管控政策之外,其他區域酒企也開始緊鑼密鼓的為“金九銀十”作準備,開始角逐次高端,加大高端品牌的投入比例。
“新名酒,應該放大優勢進行差異化競爭。”花冠集團董事長劉念波在近日舉行的新名酒論壇上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時,另外一家區域酒企叢臺酒業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金鐸也在上述論壇中對《華夏時報》記者說,區域酒企要想生存好,還是得走出去。叢臺酒業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產品創新以及營銷創新,把渠道做短。
一方面,高端次高端板塊,各區域酒企需要面對茅臺、五糧液、洋河等白酒巨頭的擠壓,另一方面,低端板塊則被牛欄山等品牌瓜分市場,不得已在有限價格段內耕耘的區域酒企形勢并不樂觀。當下區域酒企正在步入新賽道,市場急速轉變。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白酒市場競爭白熱化,一線名酒降維打擊,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隨著行業的發展,區域酒企一直以來都呈現各自為陣久的狀態,如今正在尋求新突破的窗口期。
一組最新行業數據顯示,隨著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的市場飛速擴容,到2020年,高端白酒仍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次高端白酒擴容速度將達到15%左右。而次高端擴容將直接拉升產區龍頭酒企的發展空間。同時,消費升級,也將幫助產區龍頭酒企的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推動企業迎來高速發展。
在這些酒企看來,區域酒企的魅力根植于區域市場的積淀。在產品方面,幾乎每一家區域酒企業都能拿出炙手可熱的拳頭產品。在品牌方面,擠壓式增長下,區域酒企都在找尋各自的定位。
杜康控股銷售公司推廣總監劉鴻明則透露,杜康目前正在下蹲、練好內功主要圍繞提升產品品質、鍛煉隊伍開展,并針對消費培育加大了市場投入。
白酒格局之所以如此,與所具備的品類不無關系。品類對于非名酒企業來說尤為關鍵,如果沒有品類這個杠桿,區域企業肯定競爭不過名酒。有了品類,它就可以成就企業的差異化。也因為品類,名酒品牌面對它們也要失色一些。比如,一個消費者到了山東,到了河北,到了河南,到了北京,都有不同的代表區域白酒可選擇,這本身就是白酒企業品類化、產業化、差異化的戰略競爭手段。
中國白酒市場非常大,消費者可供的選擇非常多,因此任何企業都規避不了審美疲勞。所以,白酒企業做不好會面臨淘汰,做得再好也會有很多新品牌涌現。白酒產業發展一直呈現的就是差異化創新的動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