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從窖中來,里面有泥味兒?”近年來消費者對白酒釀造過程中窖池與窖香的誤解是典型的案例,而這種誤解卻來自企業的“自黑”。
自古詩歌與經典文學作品中久被傳頌的“美酒飄香”是消費者心中的所在,然而近年來,傳統白酒的感觀與形象正在受到侵蝕。隨著海外酒種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白酒卻在不經意間被描述成落后與缺乏科學性的產物。白酒污名化需要引起行業的關注。
“酒從窖中來,里面有泥味兒?”近年來消費者對白酒釀造過程中窖池與窖香的誤解是典型的案例,而這種誤解卻來自企業的“自黑”。
金徽酒是西北地區著名的酒企,最新的白酒上市公司之一,同時也可以算是酒行業上市公司中最“低調”的一家企業了。然而,就是這么一家低調的企業,卻憑借一句“驚為天人”的廣告語讓行業內外津津樂道——“只有窖香,沒有泥味”。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一直到今天,很多人,甚至包括筆者這樣的行業內人士,還是會時不時的將“只有窖香,沒有泥味”錯讀成“只有泥味,沒有窖香”。當然,這只是語言習慣帶來的口誤和混淆,在心中思考過一遍以后結合金徽酒想表達的內容,還是可以想明白金徽酒“沒有”什么和“只有”什么的。這句廣告語最厲害的地方還是在于,金徽酒成功且出色的將“泥味”與中國白酒的“窖香”關聯在了一起,無論有無,讓消費者一看到金徽酒就想到“泥味”,進而引申為一想到中國白酒就會關聯到“泥味”,在這句廣告語出來之前,在消費者層面上很少有人會把中國白酒和“泥味”關聯到一起,金徽酒這句“只有窖香,沒有泥味”的廣告語可以謂之“神操作”,大大的豐富了中國白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味道認知”。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將窖香與泥味創造性的關聯在一起,確實讓“只有窖香,沒有泥味”這句廣告語令人過目不忘——雖然很多人經常會口誤說錯。然而,在各大酒企積極投身社會打文化差異牌的時候,金徽酒卻又玩起了大家幾年前的套路,把宣傳的重點放在在白酒的最基本的口感上,這一做法確實是一些“土氣”和“泥味”,要知道,消費者不是傻子,市面上任何一家大型正規酒企生產的產品都是質量過硬的優秀產品,單獨依靠酒質是沒有什么競爭力的,在當下的消費環境下,白酒的消費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種“身份認同”。相比之下,連那句被大家吐槽千萬遍“中國兩大醬香酒”之一的都比泥金徽酒的“只有窖香,沒有泥味”要高明出許多。
然而,這句讓人“過目不忘”的廣告語并沒有給金徽酒帶來太多的好運,一直以來,西北市場是金徽酒的重點拓展區域,目前銷售網絡已覆蓋甘肅、寧夏、陜西、新疆、西藏等地,盡管銷售網絡遍布西北,但銷售主力卻一直局限在甘肅地區,而省內市場又集中在蘭州周邊及隴南市、天水市等地區,嚴重依賴甘肅省內市場。這一點卻與其因“泥土味”而快速傳播,給整個白酒行業帶來的影響不成比例。
但不容忽視的是,白酒行業的品牌消費集中度不斷加深,行業呈現出向高品質、大品牌轉變,金徽酒一方面需應對國內一二線知名品牌的不斷滲透,另一方面,省內市場畢竟空間有限,還需面臨省內諸如紅川、武酒、漢武御等多家地方酒企的競爭,金徽酒目前的狀況并不樂觀。
同時,若金徽酒意欲擴張西北地區其他省市,仍然面臨諸多強力的對手 ,如新疆的伊力特、青海的青青稞酒、內蒙古的河套酒業等,2017年年報顯示,伊力特和青青稞酒2017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19億元和13.18億元。金徽酒在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前不占據優勢。
金徽酒近年來業績增幅在同行業內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幅僅為10.31%,2015年至2017年,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16.74%、8.02%和4.35%。這顯然是低于近階段各酒企的平均水平的。這也說明金徽酒的快速增長之路面臨乏力與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