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網酒網在《新京報》、《北京晨報》等紙媒體的“無網酒、不糖酒”的廣宣和“3月22日,成都,我們準備好了,你敢來嗎?”一句撕逼性的“約架”話題,掀開了今年春糖序幕,給本已死氣沉沉證明企業“活著”的糖酒會增添了許多生氣!同時,也邁開了樂視網酒網的“撕逼”式發展步伐!
網酒網作為樂視生態旗下的內容商業轉化呈現平臺,早期以垂直細分電商平臺的形式出現,成立以來并沒有明顯的商業建樹。隨著與同為樂視生態圈子平臺的“樂生態”合并后,開始進行以樂視內容為母源的商業化延展呈現,并借《羋月傳》熱播之勢,開發深度關聯的植入性產品“羋酒”,并借勢進行話題性營銷,深度開發樂視的Ip群,并進行精準互動和話題營銷,短短時間,取得了10萬套,2000萬銷售額的逆勢斬獲,一時間讓酒水行業目瞪口呆,成為了社群營運、粉絲營銷的典范!
在樂視大生態平臺空間,在熱播劇的植入滲透下,網酒網通過消費場景的潛移默化使“羋酒”取得了傳統“酣客”式社群運作和“小白”式粉絲經營難以啟迪的效果,即,實現了“簡單、高效、可復制”式發展!
在內容生態化延伸方面,網酒網恰巧遇到了“米酒”這個特殊品類,第一,米酒是中國的傳統酒類飲品,歷史悠久,與歷史題材影視劇《羋月傳》自然結合;第二,米酒雖然是我國的傳統釀制飲用酒,但是,市場中缺乏優勢品牌和固有情感層級認知,為“羋酒”攜勢進入提供了足夠的空間;第三,“羋”與米諧音,同時,又產生在楚地,對“羋”粉來說,具有同地域認同,可以激發起ip粉絲強烈的“愛烏及屋”式興趣消費!但是,該類產品的銷售具有明顯的熱點話題特征,隨著新話題的出現和時間的延伸,“羋”粉的關注興趣會轉移到新的熱點話題,消費場景和消費理由甚至會隨著話題熱點的消失而突然消失,因此延展性消費也會急劇下降。
這種依托于內容平臺延伸的產品開發具有明顯的話題粉絲特征,但是,這些粉絲不是樂視的粉絲,而是樂視呈現內容的粉絲,因此,粉絲消費興趣與樂視所提供的內容場景以及熱點周期有關。熱點周期決定了產品的消費生命周期,為了延伸產品的消費周期就需要降低內容更新的頻次,內容更新頻次的降低會帶來ip消費體驗的滿意度降低,這樣下去會大大削弱樂視生態平臺的粘性強度;因此,延伸熱點周期是一把雙刃劍,就目前來看,樂視很難在產品生命周期和內容更新頻次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樂視內容的生態化開發,更容易走向“熱點化”和“快周期化”尷尬路徑!
網酒網“中超啤酒”概念的開發,主要依托樂視體育營運發展;體育賽事本身就具有熱點性和循環往復性特征,因此,這款粉絲細分性產品未來發展趨勢要優于“羋酒”的單一事件性產品!
關于網酒網在葡萄酒垂直細分領域,第一,葡萄酒屬于典型的外來產品,缺乏基本的國內歷史內容支撐,因此樂視生態在熱點內容題材選擇設計方面很難找到國內ip群體所感興趣的植入題材,也就是說難以找到具有公約特征的事件題材!難以營造生態消費氛圍。第二,葡萄酒具有全球公認的帕克評分和法國的酒莊酒標準體系,無論是智利干露還是澳洲奔富,都不具有明顯的消費價值!第三,葡萄酒具有典型的歐洲“慶祝噴灑”、“酒會調情”和“消化佐餐”等三大特征,這些消費場景無論是在東方的慶祝,還是在商務宴請以及消化佐餐方面,葡萄酒都顯得與社交生活場景格格不入。第四,葡萄酒的跨農業長周期特征也決定了其不能承載“短生命周期”、“頻繁改變產品特征”的高頻短期發展模式。因此,網酒網在紅酒的垂直細分領域很難實現持續性發展。
至于在白酒領域,網酒網通過熱點事件發展模式,能夠實現快速突破,但是,由于其持續周期短,很難實現消費場景培養、消費品牌塑造這一戰略過程!
樂視網酒網所說的3.0時期的產品負利發展、生態贏利模式,與海爾的生態圈建設、農牧企業的產業鏈龍頭帶動模式、阿里巴巴的平臺化思維存在很多不同:
海爾的生態圈建設大多是以自身產品為中心實現與消費者的強關聯,同時,整合關聯資源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例如,海爾冰箱整合互聯網公司、菜食供應商,并通過在海爾冰箱上面開發觸屏選菜系統,在選菜消費場景下引導消費者進行觸屏式互聯網選擇購買消費;畜牧產業產業鏈龍頭帶動模式,一般是由產業鏈中的工業化屠宰生產環節作為龍頭,肉類生鮮商品一般屬于低毛利甚至負毛利商品,主體企業通過建立低毛利環節生產優勢,并延伸產業發展環節,然后通過“飼料、獸藥、育種、熟食”等不透明環節獲取利潤;阿里巴巴生態圈不收取店租費,而是通過資金沉淀、營銷傳播以及投資發展等生態環節獲取超額利潤!網酒網樂視的生態價值,并不是直接引導用戶購買具體實物產品,而是在用戶內容消費與需求滿足的基礎上,對衍生出來的關聯性需求,給予逐步滿足。而樂視協同化反的商業模式能圈住億級用戶,這是生態電商構建的核心,也賦予網酒網實現競爭突圍的生態基因。
整體來看,生態化發展主要適合核心產業工業化、同質化、低毛利化;這種模式對電子消費類商品、基礎生活消費品來說效果非常好,但是對于“手工化、環境差異化、工藝保密化、消費情感化、選擇品牌層級化”等特征比較明顯的白酒行業來說幾乎很難產生效果!并且這種盲目投資擴展,會對企業的資金運作、人才結構、管理模式,甚至企業家承受能力都會帶來很大的挑戰。
網酒網的“3.0”概念的提出為酒業帶來了新的氣息,尤其是其在生態圈、產業鏈、內容產品化概念的提出以及嘗試,為酒業未來的發展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雖然,就目前來看,其模式尚不成熟,甚至和白酒產業、紅酒產業的發展不是很匹配,但是對行業發展方向和產業發展信心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正向積極意義!
關于“以生態為中心”的3.0模式和“以產品為中心”的1.0模式、“以流量為中心”的2.0模式的對決,其實還遠遠談不上以產品為中心的1.0模式,由于缺少酒水消費的核心要素“品牌情感”支撐,該類企業始終未能取得突破性發展,在酒水企業中但凡發展較好的基本都是以消費情感為中心,在消費情感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好建樹的企業!
而“以流量為中心的2.0”模式,核心依靠淘寶、京東、1號店等流量平臺實現產品銷售,由于缺少自身的流量端口持續性品牌建設能力,因此,主要采用依靠流量平臺嫁接優勢產品品牌資源,并采取“優勢品牌、優勢產品”的時節性低價策略促進產品實現走量銷售;同時,通過開發擦邊球產品,低價誘惑性購買,獲取超額利潤。由于消費者逐漸適應了電商選購的指標參數判斷方法,過去曾經有效的擦邊球策略,很難再產生實際效果,這使2.0類電商企業無論是銷量增長還是利潤保障都遇到了瓶頸!
最后,“以生態為中心的3.0”模式,僅僅以短周期、熱點性氛圍帶動的“10萬套和2千萬規模”(姑且不判斷能擠出多少水份),這在萬億規模的酒水市場可以忽略不記!再加上,其典型的跟隨熱播劇目內容的發展而發展,并伴隨著熱播劇目的結束而畫上休止符,這種現象正如“情人啤酒”故事,其帶來的假想產能擴大所造成的浪費和短暫的生命周期(《羋月傳》的粉絲并不一定是樂視的粉絲,他的消費熱情會隨著《羋月傳》熱播結束而結束)是大部分酒水企業無法接受的,并且從投入產出來看,前期投入較多,后期收獲周期過短,屬于不經濟的行為!
所以,此次春糖后基本不會出現1.0、2.0、3.0大戰,雖然他們都有各自的優勢特點,但是他們的商業模式尚未出現閉環、商業模式或生態模式的持續贏利性發展趨勢尚未呈現;在自身不保的現實下,對酒水行業以消費需求的品牌化、情感化為導向的主流模式還形成不了沖擊,更不用說“1.0,2.0,3.0”的大戰了!網酒網此次的公開“撕逼、約架”,更多的是獲取存在感的一種策略行為,更是資本化發展道路必須持續性向投資者傳遞的信心保證,同時,也是為了獲取行業影響力、消費認知力的一次挑起性事件公關和話題營銷!
不管樂視網酒網生活生態的商業模式是否實現了持續性閉環發展,僅從此次挑起性公關和話題性事件營銷來說,網酒網已經開啟了“撕逼”式發展步伐,僅從營銷傳播來看,已經是做的很成功了。